蕊珠曲

芙蓉城里白玉楼,冰帘倒挂珊瑚钩。

玉人晏坐太清室,蛾眉不锁人间愁。

彩桥东畔杨花转,飞入三天紫清殿。

仙裳日暖藕丝香,燕语莺啼动幽怨。

天风泠泠吹佩环,霞冠不整偏云鬟。

萧郎风骨何可得,紫箫赤凤游云间。

瑶台午夜霜华莹,罗袜生寒冰一寸。

锦屏甲帐蕊珠新,云房火鼎丹芽嫩。

天台仙子淡淡妆,桃花洞口逢刘郎。

巫山神女弄云雨,人去楚台空断肠。

步虚声断阑干外,春去秋来颜色改。

东风吹老碧桃花,深院无人夜如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蕊珠曲》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诗中以芙蓉城和白玉楼为背景,冰帘珊瑚钩与太清室的描写,展现出宫殿的华丽与神秘。玉人静坐其中,蛾眉轻敛,暗示着超凡脱俗的气质,却也隐含人间愁绪。

彩桥东畔,杨花飘舞,穿越彩桥进入三天紫清殿,仙裳温暖,藕丝香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氛围。燕语莺啼,更增添了情感的微妙波动,透露出一丝幽怨。

接着,诗人通过天风、佩环、霞冠、云鬟等意象,描绘了仙子的飘逸与不羁,表达了对萧郎风骨的向往。瑶台午夜,霜华晶莹,罗袜生寒,展现了仙境的冷艳与仙子的清冷。

最后,诗人借天台仙子、桃花洞、巫山神女等神话传说,寄托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失落的感慨。步虚声断,春去秋来,碧桃花凋零,深院寂静,寓言了世事无常和人生的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融合了仙境与人间,情感丰富,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兰皋曲

溪水长涵幽草芳,春溪露滴兰叶光。

美人日暮采兰去,风吹露湿芙蓉裳。

芙蓉为裳兰结佩,玉立亭亭临水际。

天寒袖薄人不知,疏雨兰苕鸣翡翠。

幽兰日日吹古香,美人不来溪水长。

形式: 古风

威武曲

桓桓燕将军,威武天下一。

赤面注丹砂,虬髯如插戟。

当年意气何鹰扬,手扶天子登龙床。

五年垂拱如尧汤,白日骑龙升上苍。

桓桓燕将军,威武何可量。

熹微日色出东方,早令一出照八方。

毋使三月人皇皇,毋使三月人皇皇。

形式: 古风

如梦曲哀燕将军(其一)

芙蓉花,为谁好,洞房昨夜将军老。

将军老去空铁衣,漆灯照室人不归。

形式: 古风

如梦曲哀燕将军(其二)

宫锦袍,毡帐高,将军夜酌凉蒲萄。

蒲萄力重醉不醒,美人犹在珊瑚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