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其五)

小夫智解短,锥刀竞其身。

养志与养体,孰为能事亲。

堂堂父母躯,浩浩仁义贫。

此贫不以道,此乐岂非真。

我知我天分,人言葛天民。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翻译

普通人智慧有限,只求微利满足自己。
修养精神和保养身体,哪个更能孝敬双亲?
父母身躯堂堂正大,胸怀仁义却生活清贫。
这种贫穷不是因为道义,这样的快乐难道不真实?
我明白自己的天分,人们说我像古代淳朴的百姓。

注释

小夫:普通人。
智解:智慧有限。
短:不足。
锥刀:微小的利益。
养志:修养精神。
养体:保养身体。
孰:哪个。
能事亲:更能孝敬父母。
堂堂:正大。
父母躯:父母的身躯。
浩浩:广大。
仁义贫:生活清贫但有仁义。
此贫:这种贫穷。
道:道义。
此乐:这种快乐。
岂非真:难道不真实。
我知:我明白。
天分:个人天赋。
葛天民:古代淳朴的百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直所作,题为《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其五)》。诗中,诗人表达了对个人智慧和能力有限的认识,认为即使是微小的才智,也应该尽力贡献于家庭,尤其是侍奉父母。他强调了仁义的重要性,指出父母的身躯虽然贫乏物质,但他们的仁爱精神无比丰富。诗人感慨这种贫穷并非贫困本身,而是缺乏遵循道义的生活方式,而这种内心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快乐。他自谦地表示自己天分有限,但也自豪地称自己为如同古代淳朴百姓一样的人。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亲情、道德和生活本质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

谢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希孟。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历太社令,大理司直(《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宁宗嘉定十五年(一二二二)由添差嘉兴府通判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五之三一)。清光绪《黄岩县志》卷二○有传。今录诗十七首

  • 字:古民
  • 号:晦斋
  • 籍贯:黄岩(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其二)

老树谁所栽,及兹上交盖。

峥嵘仰巨樟,秀发怜稚桧。

悠然搅心思,慨我百年外。

我怀引以长,天色惨欲晦。

投床闻夕钟,拥衾不成醉。

形式: 古风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其四)

先公为直言,蔡林古无书。

家贫卖窗箔,编箨聚所馀。

取之写文字,琐细行虫蛆。

遂令后奕世,衣冠出门闾。

今为执政孙,学与不学欤。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其一)

寒光转南陆,夕景上乔木。

层柯荫脩径,疏密散金绿。

缅怀载酒人,萝蔓记遐躅。

行行出林表,烟莽际童牧。

时有种麦儿,挥锄电翻覆。

形式: 古风

辰十月八日同希周扫松灵石晚步松下怆然有怀以数诗示儿侄辈邀希周同赋时阿同在新城他日当寄之(其六)

昔在井田日,一民本非四。

农隙或工商,其秀乃称士。

是知桑禾间,可以寄书史。

时非长桀耦,时得伊傅事。

卒岁优游哉,吾道甚简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