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仞石峥嵘,泉山镇郡城。
人言裴祖庙,昔驻越王兵。
战斗有时止,神仙安可成?
蜕岩临大海,登眺不胜情。
这首诗描绘了泉山一处壮丽的自然景观,万仞高的峥嵘石峰耸立,泉水环绕的山镇守护着郡城。诗人提及裴祖庙,暗示这里曾是古代越王驻军之地,充满了历史的痕迹。他进一步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认为即使有过激烈的战斗,神仙般的宁静和超脱仍然难以实现。诗人站在岩边,面对大海,感叹登高远眺的情怀,流露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深感慨。整体上,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融入了历史与哲思,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不详
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助教欧阳子,天南不世才。
家乡三岛近,科第八闽开。
少日读书处,游人访古来。
遗篇那可见,石室满尘埃。
闻说南安县,诗人晚岁留。
依刘王粲苦,哀郢屈原愁。
旧隐山亭在,于今木叶秋。
何当载美酒,不老岭边游。
九日山长在,三唐世已遐。
石留遗老子,树发古时花。
未到逢人问,将游恨路赊。
终当与俦侣,采药拨云霞。
百口飘零乍定居,刺桐花下理琴书。
故人万里无消息,日日临江钓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