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石坠马卧病蒙恩予告先至上京寄溉之学士敬仲参书二首(其一)

翠幄临都尚驻郊,言瞻龙漠度前茅。

雨馀草气千原合,日下云章五色交。

给札修辞持玉笔,赐羹充腹出珍庖。

白头感遇知何补,阿阁清严栖凤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与皇家气派并存的画面。首句“翠幄临都尚驻郊”以翠绿的帷幕比喻京城四周的葱郁景色,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接着,“言瞻龙漠度前茅”则通过“龙漠”这一意象,暗示了远方的辽阔与神秘,仿佛引领着读者穿越广阔的草原,预示着旅程的开始。

“雨馀草气千原合,日下云章五色交”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草原上弥漫的清新气息与夕阳下云彩斑斓的美丽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壮美。这里不仅有视觉上的色彩斑斓,更有情感上的丰富体验,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给札修辞持玉笔,赐羹充腹出珍庖”则转向宫廷生活,描述了文官们在宫廷中的职责与待遇。手持玉笔撰写诏令,享受宫廷提供的美食,体现了古代文官的尊贵地位和生活条件的优渥。

最后,“白头感遇知何补,阿阁清严栖凤巢”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权力与地位的淡然态度。尽管身处高位,但面对人生的无常与有限,诗人意识到个人的努力或许难以弥补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洪流。然而,他依然选择栖息于权力中心,象征着对国家与责任的忠诚与奉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之美、宫廷之盛以及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触石坠马卧病蒙恩予告先至上京寄溉之学士敬仲参书二首(其二)

趋召颠隮叹目昏,旋闻予告荷深恩。

药颁西域千金剂,酒赐初筵九酝尊。

默忆旧书忘昼永,行吟冷署觉春温。

摩挲素壁光于雪,思得参书写树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云州道中数闻异香

云中楼观翠岧峣,载道飞香远见招。

非有芝兰从地出,略无烟雾只风飘。

玉皇案侧当霄立,王母池边向日朝。

却袖馀薰散人世,九天清露海尘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次韵杨友直北行道中

萧萧戎马昔升虚,壮士吹笳惨不舒。

关外羽书三月急,道傍茅舍百年馀。

沙田雨足仍生黍,河水冰消不禁渔。

洛下贾生犹献策,平明立在玉阶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王仪伯参政见和郊字韵诗复用韵叙谢二首(其一)

龙游宫沼凤游郊,通水明堂不剪茅。

绵蕝草仪三日具,大亨飨帝五云交。

执舆已信神为马,和鼎宁容祝代庖。

八月凉风张乐地,颂声洋溢播云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