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瀛州仙会图

巨鳌骧首戴三山,海波不惊坤轴安。

方壶员峤彼何境,灵气布濩非人间。

金银观阙势如翥,攒林珠树垂珊珊。

榱题竦擢明河畔,阁道横截浮云端。

仙人来往羽卫备,或驾紫凤骖青鸾。

《霓裳》法曲舞初破,执乐琼姬神采閒。

时容下界揽芗泽,却对连峰愁髻鬟。

茅龙飞去杳无迹,乌踆兔走双跳丸。

蓬莱舟近风引却,却叹灵踪难重攀。

是谁模写枕前梦,欲用镌凿区中顽。

神仙固多狡狯事,世儒论著存不删。

贾生赋鵩语夫道,后有达者当大观。

忽然为人化异物,斯理几何堪控抟。

仇池洞穴通小有,神清玉宇标孱颜。

彼皆因境示生悟,直启真源湔垢瘢。

嗟余质薄迫世隘,轻举便拟凌飞翰。

披图惝恍纵玄览,托乘浮游窥九关。

无穷八极冀一遇,返道遂与松乔班。

登年阅世要自致,何必辛苦成金丹。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奇景,以“题瀛州仙会图”为题,由元代诗人柳贯所作。开篇即以“巨鳌骧首戴三山,海波不惊坤轴安”两句,勾勒出一幅壮观的海上仙山景象,鳌首负山,海面平静,象征着仙境的稳定与和谐。接着,“方壶员峤彼何境,灵气布濩非人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神秘与超凡脱俗。

随后,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描述了仙山上的建筑与景观:“金银观阙势如翥,攒林珠树垂珊珊。榱题竦擢明河畔,阁道横截浮云端。”金银宫殿高耸入云,珠树垂挂,仿佛仙境中的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仙人们驾着紫凤与青鸾往来,演奏着《霓裳》法曲,神态闲逸,展现出仙境中的祥和与欢乐。

“时容下界揽芗泽,却对连峰愁髻鬟”两句,表达了仙人与凡人的关系,仙人偶尔降临人间,而凡人则对仙山美景心生向往。然而,仙境与凡间终究不同,仙人们最终又返回自己的世界。“茅龙飞去杳无迹,乌踆兔走双跳丸”,以自然界的更替,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蓬莱舟近风引却,却叹灵踪难重攀”两句,表达了对仙境难以触及的遗憾。诗人通过梦境般的描绘,展现了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思了现实世界的局限性。整首诗充满了对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以及对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探索与思考。

收录诗词(184)

柳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哲学家、教育家、书画家。博学多通,为文沉郁春容,工于书法,精于鉴赏古物和书画,经史、百氏、数术、方技、释道之书,无不贯通。官至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与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道传
  • 籍贯: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70年8月18日—1342年12月7日

相关古诗词

题王宰所藏墨龙

飞廉为御丰隆车,凭陵九渊倾尾闾。

谁与发墨启玄奥,神光蹑斗旋其枢。

湖边竹屋清夜徂,防有没人来摘珠。

形式: 古风

商学士画云壑招提歌

高为巅峰下为壑,群木惨惨风欲作。

浮红动翠何许似,别崦残云明佛阁。

眼中疑此洛南山,咫尺便到龙门湾。

暗潮已落州渚出,新月未上渔樵还。

商侯胸有群玉府,借酒时时一轩露。

延春阁下墨淋漓,馀情亦及沧洲趣。

好山好水如高人,岂直貌敬将心亲。

平生几梦奉先寺,不知猿鸟犹相嗔。

君不见饮酒吟诗狂太白,曾是匡山读书客。

泥涂失脚走憧憧,岁晚看云情脉脉。

生今益壮业益修,未可造次思岩幽。

披图渍墨歌远游,我无桓玄寒具油。

形式: 古风

僧传古踊雾出波龙图歌

叶公好龙致真龙,精气所感无不通。

僧中刘累有传古,夜梦捷入骊龙宫。

阳晖焰焰阴魄动,左右给侍皆鱼虫。

探珠不得逢彼怒,轰然鼓鬣兴雷风。

潜窥窃识领其妙,写之万楮将无同。

目睛数月才一点,波浪咫尺如层空。

乘云执镜麾电母,跨海献宝招河宗。

刘尝善豢古善画,得意忘象象乃工。

为龙为画了不识,有顷噀水投长虹。

龙乎龙乎德正中,超忽变化天为功。

绛宫帝子秉节从,九渊唤起赤鲩公,永奠鳌极开鸿濛。

形式: 古风

同杨仲礼和袁集贤上都诗十首(其二)

雨水渐衣黑,云砂际目黄。

烟开才黯惨,日出已苍凉。

徇俗高檐帽,清心小篆香。

端居万里念,蕙草惜微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