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达师游天台次参寥韵

正诵兴公赋,报师来别予。

兴长寻瀑布,语罢振行裾。

胜事云霞异,清吟岩谷虚。

石桥镌岁月,知不假人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高僧师游天台山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正诵兴公赋”,以“兴公”指代古代诗人,暗示诗人正在吟诵古代文人的作品,营造出一种文化传承的氛围。接着,“报师来别予”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师的到来与离去,构成了情感的起伏。

“兴长寻瀑布,语罢振行裾”两句,通过“寻瀑布”和“振行裾”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师游天台山时的自由自在与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瀑布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美,而“振行裾”则表现了师在自然中行走时的洒脱与自在。

“胜事云霞异,清吟岩谷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精神的和谐统一。云霞异指的是天台山的奇景,清吟则是师在山中吟诵经文或诗歌的声音,岩谷虚则描绘了山谷的空灵与宁静,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

最后,“石桥镌岁月,知不假人书”以石桥为载体,寄托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石桥上的岁月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历史与故事,而“不假人书”则意味着这些故事与情感,无需文字记载,已深深烙印在自然与人心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送别之际的深情与自然界的美好,以及对禅宗精神的深刻体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45)

刘季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苏轼称其为“慷慨奇士”。北宋大将刘平之子。宋仁宗嘉祐年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交游广阔,与王安石、苏轼、米芾,张耒等文人雅士相知,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平传》。诗,据宋王十朋《东坡诗集注》等书所录,编为一卷。《隰州志》称其“以文最称”

  • 字:景文
  • 籍贯: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1033~1092

相关古诗词

次韵马中玉提刑见寄

知公不奈二毛何,寻访天台所得多。

宿处仙人千载宅,悟时禅友一声歌。

道心夷旷忘名势,句法清新为琢磨。

每到西湖怀使节,春风红紫照清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因见佛印自称二浙云游老比丘遂成绝句

二浙云游老比丘,苏州一宿过湖州。

钱塘江上乘杯去,雁荡天台更自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西湖泛舟呈东坡

西湖春意胜当年,公领笙箫泛画船。

锦绣一林生水面,衣冠万堵立山前。

仁恩在物禽鱼遂,喜气随人草木妍。

半醉插花风调别,写真须是李龙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陪东坡中和堂赏月

中和堂上月,盛夏似高秋。

天泻银河水,人披紫绮裘。

气飘闻赤壁,语胜踊黄楼。

归袂接夫子,适从何处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