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侍中春日过武安君庙

长裾间貔虎,遗庙盛攀登。

白羽三千骑,红林一万层。

元臣达幽契,祝史告明徵。

抚坐悲今古,瞻容感废兴。

回风卷丛柏,骤雨湿诸陵。

倏忽烟花霁,当营看月生。

形式: 排律

翻译

长长的衣襟中夹杂着勇猛的貔虎之士,人们纷纷前来敬拜宏伟的祠庙。
身披白色羽毛的骑兵有三千,红色树林层层叠叠延绵一万。
忠臣理解先帝的深意,祝祷的史官宣告着明显的预兆。
抚摩座椅感慨古今变化,仰望容貌感叹朝代的兴衰。
旋风吹卷着丛生的柏树,骤雨湿润了众多的陵墓。
转眼间阴雨散去,晴空万里,应当在营地欣赏月升的美景。

注释

长裾:指古代大夫以上的官员所穿的长袍。
貔虎: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常用来比喻勇士。
遗庙:古代帝王的宗庙。
攀登:登临,拜访。
白羽:这里指披有白色羽毛的骑兵。
三千骑:形容骑兵众多。
红林:红色的树林,可能指秋天的枫叶林。
一万层:形容树林茂密。
元臣:重要的大臣。
达幽契:理解并传达先帝的深远意图。
祝史:负责祭祀祝祷的史官。
明徵:明显的征兆或启示。
抚坐:抚摸座位,此处表达沉思。
瞻容:仰视祠庙中先祖的画像或塑像。
废兴:朝代的兴衰。
回风:旋风。
卷丛柏:吹动成片的柏树。
骤雨:突然而下的大雨。
湿诸陵:打湿了众多陵墓。
倏忽:忽然,瞬间。
烟花霁:烟雨消散,天气放晴。
当营:在军营中。
看月生:观赏月亮升起的景象。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春日游历武安君庙的盛况。开篇“长裾间貔虎,遗庙盛攀登”写出了古庙雄伟壮观,貔虎守护之间,人们纷纷攀登瞻仰,显示出庙宇的庄严与吸引力。“白羽三千骑,红林一万层”则描绘了一场宏大的仪式或是盛大的游行场面,白羽可能指代军队的旗帜,而红林则形容树木在春日的鲜艳。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当时的盛况与热闹。

“元臣达幽契,祝史告明徵”中,“元臣”可能是指祭祀时的主持者,而“祝史”则是专司记录和颂词的人员。他们在此场合中完成了对神灵的告知与召唤,体现了古代礼仪之隆重。

诗人随后流露出对过往历史的感慨,“抚坐悲今古,瞻容感废兴”表达了面对昔日荣华,如今荒废的情景而产生的悲凉。接着,“回风卷丛柏,骤雨湿诸陵”则写出了自然界中风雨变化与墓陵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

最后两句“倏忽烟花霁,当营看月生”,通过对比春日游赏时光易逝与夜晚月亮的出现,诗人强调了时间宝贵和即刻欣赏美好景致的重要性。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更透露了他对于历史变迁、自然界变化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337)

卢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 字:允言
  •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 生卒年:739年—799年

相关古诗词

奉陪侍中游石笋溪十二韵

朝日照灵山,山溪浩纷错。

图书无旧记,鲧禹应新凿。

双壁泻天河,一峰吐莲萼。

潭心乱雪卷,嵓腹繁珠落。

彩蛤攒锦囊,芳萝袅花索。

猿群曝阳岭,龙穴腥阴壑。

静得渔者言,闲闻洞仙博。

欹松倚朱幰,广石屯油幕。

国泰事留侯,山春纵康乐。

间关殊状鸟,烂熳无名药。

欲验少君方,还吟大隐作。

旌幢不可驻,古塞新沙漠。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孤松吟詶浑赞善

深山荒松枝,雪压半离披。

朱门青松树,万叶承清露。

露重色逾鲜,吟风似远泉。

天寒香自发,日丽影常圆。

阴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

回首望君家,翠盖满琼花。

捧君青松曲,自顾同衰木。

曲罢不相亲,深山头白人。

形式: 古风

雨中酬友人

看山独行归竹院,水绕前阶草生遍。

空林细雨暗无声,唯有愁心两相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霰]韵

春思贻李方陵

长安三月春,难别复难亲。

不识冶游伴,多逢憔悴人。

渐知欢澹薄,转觉老殷勤。

去矣尽如此,此辞悲未陈。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