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道中

问欲殊方走画熊,旌旗长在瘴氛中。

山松带雾闲藏雨,海蜃吹涛怒斗风。

烟火无家多作耗,鱼盐有户未应穷。

可怜万里天王地,何为羁人感断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海丰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联“问欲殊方走画熊,旌旗长在瘴氛中”,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幅边远地区特有的景象。"殊方"指异乡,"画熊"可能是指某种标志或图腾,这里借指边疆之地。"瘴氛"则是南方湿热气候下特有的病气,形象地描绘出环境的恶劣。"旌旗长在"则暗示着边防的紧张与持续,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军旗依然飘扬,象征着国家的威严与守护。

颔联“山松带雾闲藏雨,海蜃吹涛怒斗风”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从陆地转向海洋。"山松带雾"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闲藏雨"则暗示了云雾时而遮蔽,时而释放雨水的状态,既有宁静之美,也暗含着自然界的动态变化。"海蜃吹涛"则展现了海面上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怒斗风"则赋予了风以生命力,仿佛它与海浪在进行一场激烈的对抗。这两句通过对比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力量。

颈联“烟火无家多作耗,鱼盐有户未应穷”转而关注社会生活。"烟火无家"可能指的是流离失所的人们,他们四处漂泊,无家可归,生活艰辛。"多作耗"则暗示了这些人在寻找栖身之所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消耗。相比之下,“鱼盐有户”则描绘了沿海居民的生活状态,他们依靠渔业和盐业谋生,虽然相对稳定,但“未应穷”也透露出生活的不易和不确定性。

尾联“可怜万里天王地,何为羁人感断蓬!”表达了诗人对边疆人民命运的深切同情。"万里天王地"既指广阔的土地,也暗含对国家领土的自豪,同时也隐含了边疆地区的遥远与艰苦。"羁人感断蓬"则比喻那些像随风飘荡的断蓬一样,四处流浪、无依无靠的人们,表达了诗人对他们命运的感慨和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边疆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和赞美。

收录诗词(1)

汪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碣石卫城八景

玄武三台景色鲜,犀牛望月吐青烟。

永兴古寺钟声响,港口归帆渔火炫。

南灶云霞波万顷,茯洲浮地浪千层。

石桥半渡传今古,耸秀桂林夜月圆。

形式: 七言律诗

舟师

倚剑东溟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

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

夕阳景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谒五坡祠

丞相忠魂何处招?纲常九鼎系山腰。

百年事去公方饭,千里师行恨未销。

血染燕尘应化碧,气吞海若已随潮。

荐芳哭尽英雄泪,枯木寒云暮又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过碣石逢九日

不为谈天来碣石,只缘探海入蓬莱。

三山晓日晴千里,万灶杉云酒一杯。

白羽已随蛮嶂尽,黄花偏向战场开。

风流不减桓司马,醉倚星岩落帽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