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游开先殊草草,今日东林游始好。
手持苍竹拨层云,直上青天招五老。
万壑笙竽松籁哀,千峰掩映芙蓉开。
坐俯西岩窥落日,风吹孤月江东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两次游览不同寺庙的体验,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融合之美。首句“昨游开先殊草草”表达了前一次匆忙游览的感受,而“今日东林游始好”则流露出对今日游览的满意与期待。手持苍竹拨开层层云雾,直入青天,招引五老,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寓含着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象。
接下来的“万壑笙竽松籁哀”,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谷中松风的哀鸣,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而“千峰掩映芙蓉开”则以芙蓉花的盛开,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显现,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坐俯西岩窥落日”一句,通过坐于西岩之上,俯瞰夕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壮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陶醉。最后,“风吹孤月江东来”则以月光的流动,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富有动态感的夜景图,寓意着心灵的平静与远方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莫向人间空白首,富贵何如一杯酒。
种莲栽菊两荒凉,慧远陶潜骨同朽。
乘风我欲还金庭,三洲弱水连沙汀。
他年海上望庐顶,烟际浮萍一点青。
远公说法有高台,一朵青莲云外开。
台上久无狮子吼,野狐时复听经来。
白云休道本无心,随我迢迢度远岑。
拦路野风吹暂断,又穿深树候前林。
九华真实是奇观,更是庐山亦耐看。
幽胜未穷三日兴,风尘已觉再来难。
眼馀五老晴光碧,衣染天池积翠寒。
却怪寺僧能好事,直来城市索诗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