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以闲身自诩,非民非吏,无特定职役,却能在空山中领略四季更迭,尤其是春天的景象。诗中的“倏忽”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而“又见春”则显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期待。
“明月清风终岁有”,此句描绘了一年四季中常有的明亮月光和清新的风,给人以纯洁无暇之感。接着“浮云苍物几番新”则是对自然界不断更新变化的赞美,每一次的风吹云卷都带来新的景致。
诗人的心愿并非关注世俗的名誉或功绩,只希望家中有多的人能挟带书册,追求知识和智慧。最后两句“畴昔东嘉子徐子,勉旃傥可嗣芳尘”,通过提及古代贤人来表达对德才兼备之人的赞扬和向往,以及希望能够继承他们的美好品德。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知识之追求以及德行之重视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