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助甫宦楚久不得书赋此为寄》。诗中描绘了诗人长期在楚地为官,却久无音讯,内心充满忧虑与期待的情景。
首联“高枕沧江岁屡移,渚宫旌节未应迟”,以“高枕”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静卧于江边的情景。然而,时光流转,年复一年,他所牵挂的“渚宫旌节”(可能指官职或使者)却迟迟未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急切期盼。
颔联“虚劳白雁三湘转,依旧青山九处疑”,运用了“白雁”这一意象,象征着远方的信使或消息。诗人想象着白雁在三湘之地辗转传递消息,但最终还是未能带来期待中的回复,只能面对依旧的青山,心中满是疑惑和无奈。
颈联“老去交游随态失,怪来辞赋畏穷知”,诗人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往日的交游伙伴似乎都已失去联系,连写辞赋表达情感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触及到内心的伤痛。
尾联“吴门岂少耕桑侣,为忆燕台握手时”,诗人虽身处楚地,但心中仍怀念着吴门(泛指家乡或熟悉的环境)的耕桑之乐,以及与友人相聚燕台(可能指聚会场所)的美好时光。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旧友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远方消息的深切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处境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