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满江红·秋夜有感》由清代诗人吴尚憙所作,描绘了深秋夜晚的凄凉景象和诗人的感慨。
首先,“一晌清凉,西风起、吹来帘幕。”开篇即以“一晌”点出时间短暂,而“清凉”与“西风”则渲染出秋日特有的凉爽与萧瑟。西风拂过,帘幕轻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接着,“恰又是、虫鸣四壁,虚澄小阁。”虫鸣声在四周回响,小阁内一片宁静,这种对比更显出了环境的孤寂。虫鸣虽是自然之音,但在诗人心中却成了触动愁绪的媒介。
“怪底秋声偏著耳,窗前淡月还同昨。”诗人感到奇怪,为何秋声如此入耳,窗外的淡月似乎也与往昔无异。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叹年来、何处寄愁心,腰如削。”诗人感叹自己多年来,不知何处能寄托愁思,身体消瘦如削,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痛苦与疲惫。
“乡梦远,浑难托。琴书案,全抛却。”远离家乡的梦难以实现,琴棋书画这些曾经的爱好也被抛诸脑后,表现了诗人因无法实现归乡愿望而产生的无奈与失落。
“但消磨羁旅,壮怀牢落。”只能在羁旅中消磨时光,内心充满忧郁与不甘。
“百岁韶华弹指事,鸿回燕去空漂泊。”百年光阴转瞬即逝,如同鸿雁南飞、燕子北归,只是徒增漂泊之感。
最后,“问襟期、原不让男儿,天生错。”诗人自问,为何自己的志向与追求不被命运眷顾,是不是天生就注定要遭受挫折。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清代文人词作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