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其四)

秋声何飕飕,乃在枯柳边。

畴昔韵鹂鹒,岁晚栖穷蝉。

张绪少年时,春风正可怜。

流光不相待,白首泪潸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秋日的风声多么凄凉,就在那枯萎的柳树旁。
昔日鸟鸣如黄鹂鹒,如今寒冬时节蝉声哀
张绪年轻时,春风是多么美好可爱。
时光无情,不等人老,垂暮之年泪水涟涟

注释

秋声:秋天的风声。
飕飕:形容风声凄厉。
枯柳:干枯的柳树。
畴昔:往昔,从前。
韵鹂鹒:黄鹂的鸣叫声。
岁晚:年末。
栖:停留。
穷蝉:寒蝉,指冬季的蝉。
张绪:历史人物,东晋时期的尚书令。
少年时:年轻的时候。
可怜:可爱,令人怜爱。
流光:时光。
相待:等待。
白首:头发变白,指老年。
泪潸然:泪流满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和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秋声何飕飕,乃在枯柳边",以秋风在枯柳间吹过的声音,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畴昔韵鹂鹒,岁晚栖穷蝉",诗人回忆过去春天鸟鸣的美好时光,而如今只剩下蝉在寒枝上哀鸣,象征着岁月更迭,物换星移。

"张绪少年时,春风正可怜",诗人借典故,提及东晋张绪少年时风度翩翩,春风得意,与眼前的秋景形成鲜明对比。"流光不相待,白首泪潸然",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自己却已年华老去的无奈和感伤,泪水涟涟,心生悲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声和枯柳为背景,通过对比和典故,抒发了诗人对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杂诗五首(其三)

何处人夜归,一犬穿篱吠。

狺狺声四起,似各应其类。

月寒人影空,帖耳循墙去。

家家防穿窬,披衣不得睡。

形式: 古风

杂诗五首(其二)

夜半更相呼,巷南连巷北。

人语何喧喧,阴风何窣窣。

猛虎下山来,挼尾逐不得。

村中鸡犬尽,行择小儿食。

形式: 古风

杂诗五首(其一)

田叟不知书,指望升平年。

一生把锄犁,忽闻铸戈鋋。

早晚征徭起,惊讹走相传。

腐儒寒窗下,风雨正齁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次善卿杂诗五首(其五)

弃儿啼草间,瘦妻卧路傍。

公廪已告匮,私户犹多藏。

嗟哉守钱奴,盗窃势且昌。

莫保千金躯,汝富安得长。

鍊炭不及炊,宝玦空自将。

独有黄巾寇,不入郑公乡。

高贤古所贵,薄俗今可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