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吴著作

忆与君别时,君行朝北极。

浔阳江头车马骇,意气翩翩动秋色。

君还旧庐能寄书,谓我楚辞传上都。

是时盗贼正纷扰,日夜奔走承使符。

谢君后时闻已恶,交深岂必书问数。

诚明相照期无穷,但惜远别临春风。

春风来已老,落尽桃花红。

有时孤坐碧山里,弹指倏忽成衰翁。

文章不直一杯酒,功名付与千年松。

何时逢君谈,豁我此愁恨。

攀云不见麒麟踪,趋泥自笑驽骀钝。

儿女安否今何如,亲虽未成交莫疏。

愿君富贵情不改,敢将瓦砾赠明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寄吴著作》由宋代诗人郭祥正所作,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诗中以回忆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开篇,描绘了友人远行至北极的壮阔景象,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友人归家后寄来的信件,表达了对友人楚辞作品的赞赏和对友人处境的关注。

诗中提到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友人日夜奔波,承受着繁重的任务。诗人感慨于世事无常,友情的真挚与持久,即使在离别之后,也依然保持着心灵的沟通与理解。诗人以“春风来已老,落尽桃花红”来比喻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年华易逝的惋惜之情。

接下来,诗人通过“文章不直一杯酒,功名付与千年松”这一对比,表达了对文学创作与功名利禄的不同看法,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与友人再次相聚,分享彼此的生活点滴,以此来缓解心中的愁绪。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流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间、人生价值等主题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将至江夏先寄太守李学士

二月发姑熟,三月到浔阳。

闻君解缆才五日,骥尾难追空断肠。

十年前作浔阳吏,老狡相逢犹引避。

中丞孤愤已沈泉,时事愈新谁敢议。

欲吐哀音写心曲,濛澒江声摇地轴。

横琴静夜按金徽,泛到商弦断还续。

忧能损气须忘忧,移船渐近黄鹤楼。

楼前芳草渍烟碧,君今贤过奇章侯。

试询乐部谁工笛,曹王旧曲何人识。

水中龙应云不飞,月华正在江心白。

满倾绿酒浓如油,为君吞却鹦鹉洲。

开帆快意出天外,可惜碍断长江流。

形式: 古风

蒋公桧呈淮南运使金部此桧系鲁侍郎漕淮日手植

淮南庭中有苍桧,仰视团团翠为盖。

直干每容鸾凤栖,盘根深压鲸鳌背。

北风夜作兵阵声,恐取蛟龙斩天外。

呼童出屋为我窥,摩飐清阴月光碎。

问谁植之前蒋公,得地倏经三十载。

不同种杏上青天,正似甘棠有遗爱。

使华今复见公孙,太平事业钟一门。

祖庙冠盖渐尘土,却嗟此桧春长存。

孤高岂忘栽培力,秀发兼承造化恩。

已看枝叶饱霜露,终作栋柱扶乾坤。

新诗编联尽珠玉,光大先烈听篪埙。

更忆丹青妙画手,进入明堂逢至尊。

形式: 古风

蜀道篇送别府尹吴龙图

长吟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长蛇并猛虎,杀人吮血毒气何腥膻。

锦城虽乐不可到,侧身西望泣涕空涟涟。

其辞辛酸语势险,有如曲折顿挫万丈之洪泉。

世人不识宝玉璞,每欲酬价齐刀铅。

求之往古疑未有,惜哉不经孔子之手加镵镌。

公今易节帅蜀国,为公重吟蜀道篇。

旌旗翻空度剑阁,甲光照雪参林颠。

云鳌连推谷声碎,画角慢引斜阳悬。

竹马争迎旧令尹,指公长髯皓素非往年。

蜀道何坦然,和气拂拂回星躔。

长蛇深潜猛虎伏,但爱雄飞呼雌响亮调朱弦。

时乎乐哉,公之往也,九重深拱尧舜圣,庙堂论道丘轲贤。

抚绥斯民赖良守,平平政化公能宣。

来宾兴学有源本,何必早夜开华筵。

尝闻家家卖钗钏,只待看舞青春前。

此风不革久愈薄,稔岁往往成凶年。

噫吁嘻,今我无匹马,安得从公游,尽书政绩表中州。

献之明堂付太史,陛下请损西顾忧。

形式: 古风

钱塘行送别签判李太博

东南会府唯钱塘,高门双开南斗傍。

门前碧瓦十万户,晓色满城烟雨香。

圣祖神宗造区宇,应命最先吴越王。

不经兵火二百载,地饶沃衍民康强。

莲花红白西湖芳,南山翠影临沧浪。

琼楼宝塔照日月,尘埃不到炎天凉。

画船罗幕尽高卷,白玉美人游冶郎。

年年中秋海潮过,万顷银山面前堕。

少年轻命争弄潮,手掣红旗逆潮簸。

闻君此行承辟书,伯乐能求汗血驹。

四时风物同吟啸,十郡兵民归卷舒。

公闲畜德聊自养,承平功业还吾儒。

况君登朝未四十,慎勿出处穷欢娱。

慎勿出处穷欢娱,临渊履冰佩琼琚。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