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其二)

一窗闲,孤烬冷,独自个春睡。

绣被熏香,不似旧风味。

静听滴滴檐声,惊愁搅梦,更不管、庾郎心碎。

念芳意。一并十日春寒,梅花煞憔悴。

懒做新词,春在可怜里。

几时挑菜踏青,云沈雨断,尽分付、楚天之外。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翻译

窗内空闲,孤独的火光冷清,独自度过春天的睡眠。
绣着香气的被子,已不再有往昔的味道。
静静聆听檐头滴水声,这声音惊扰了我的梦境,全然不顾及庾郎(古人名,此处泛指男子)的心碎。
想念那美好的心意,连同这十日的春寒,梅花显得格外憔悴。
懒得创作新的诗词,因为春天的美好如此可怜。
何时能去采摘野菜,踏青赏景,但愿风雨停歇,这一切都交付给远方的楚天之外。

注释

闲:空闲,悠闲。
孤:孤独,独自。
烬:烧剩下的灰烬,此处形容灯火微弱。
风味:味道,这里指情感氛围。
檐声:屋檐滴水的声音。
庾郎:古代男子名字,此处泛指男性。
芳意:美好的心意,情感。
春寒:春天的寒冷。
煞:非常,极其。
楚天:古代泛指南方地区,这里指远方的天空。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其二》是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春日独处的画面。词中通过“一窗闲”、“孤烬冷”和“独自个春睡”,传达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绣被熏香不再如往昔般浓郁,暗示了心境的变化和对过去的怀念。

“静听滴滴檐声,惊愁搅梦”,词人被檐头滴水的声音惊扰,梦境中的愁绪更加深重,甚至让人心碎,庾郎之痛可见一斑。接下来,“一并十日春寒,梅花煞憔悴”,进一步渲染了春寒料峭,梅花凋零的凄凉景象,象征着词人的内心世界。

“懒做新词,春在可怜里”,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美景的无心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哀愁。最后,“几时挑菜踏青,云沈雨断,尽分付、楚天之外”,词人期盼着能与心上人共度春日的美好时光,但此刻只能将这份期待寄托于远方的楚天,流露出深深的思念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婉约,展现了词人在春日里的孤独与怀旧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祝英台近(其一)荷花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

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

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

两凝伫。别后歌断云闲,娇姿黯无语。

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

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贺新郎.赋梅

月冷霜袍拥。见一枝、年华又晚,粉愁香冻。

云隔溪桥人不度,的皪春心未纵。

清影怕、寒波摇动。

更没纤毫尘俗态,倚高情、预得春风宠。

沈冻蝶,挂么凤。一杯正要吴姬捧。

想见那、柔酥弄白,暗香偷送。

回首罗浮今在否,寂寞烟迷翠拢。

又争奈、桓伊三弄。

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

吟思怯,暮云重。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恋绣衾

碧梧偷恋小窗阴。恨芭蕉、不展寸心。

暗语近、阳台远,奈秋宵、砧断漏沈。

月明欲教吹箫去,隔骖鸾、空留怨音。

从此是、天涯阻,这一场、愁梦更深。

形式: 词牌: 恋绣衾

浣溪沙(其二)

魂是湘云骨是兰。春风冰玉注芳颜。

谁招仙子在人间。

溅水裙儿香雾皱,唾花衫子碧云寒。

洞箫声绝却骖鸾。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