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四)

曰云堆里晓飞神,道骨翛然一太真。

古岸埋香多是雪,寒岩欺影四无人。

因风寄远愁应老,坐雨辞根恨未尘。

剩欲巡檐赋归隐,共君心事答閒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云雾中的独特景象,以及其孤高与清冷的气质。诗人以“曰云堆里晓飞神”开篇,巧妙地将梅花置于云雾之中,仿佛晨曦中的一抹灵光,展现出梅花超凡脱俗的神韵。接着,“道骨翛然一太真”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仙风道骨,如同仙子一般飘逸脱俗。

“古岸埋香多是雪,寒岩欺影四无人”两句,通过“古岸”、“寒岩”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寒冷的氛围,梅花的香气似乎能穿透冰雪,其身影在空旷的岩石上显得格外孤独,暗示了梅花的坚韧与独立。

“因风寄远愁应老,坐雨辞根恨未尘”则表达了梅花在自然界的命运,随风飘散的愁绪似乎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加深,面对雨水的洗礼,它不得不与根分离,心中充满了不舍与遗憾。

最后,“剩欲巡檐赋归隐,共君心事答閒春”流露出诗人对梅花的深深敬仰与共鸣,希望与梅花一同归隐,共同分享闲适的春天,表达了对自然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精神内涵,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86)

明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僧人。俗姓孙,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号:中峰
  • 籍贯: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63—1323

相关古诗词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五)

征路愁迷黯动神,穿林入谷自寻真。

亭亭有意冷移玉,黯黯无言空怅人。

梦断阳台半云雨,泪空青冢几沙尘。

馀芳消歇繁华起,野水苍烟意自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六)

眼花落井眩双神,雪步迢迢见欲真。

澹墨画图横玉影,黄昏庭院倚阑人。

唾绒犹认窗间迹,啼粉空馀镜面尘。

消得黄金铸成屋,年年雪里贮芳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七)

水中仙子镜中神,夜夜相携入梦真。

陇雁哀残埋玉地,朔风吹老弄蟾人。

寒添灞上双眉冻,愁压江南几屐尘。

雪里不嫌情味苦,一枝占断九州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花百咏和冯学士海粟作(其八)

横影伶仃似有神,半清浅处独呈真。

数枝冲澹晚唐句,一种孤高东晋人。

上苑清房谁耐雪,庐山玉峡肯蒙尘。

是中天趣那能识,惜被东风漏泄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