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遇方三素伯于长干

北客南归数千里,闻君适过长干寺。

牵衣入寺历讯之,扁舟又向吴淞水。

君数贻我书,我未识君面。

肠中宛转如车轮,长江漫漫不相见。

江上水凫入户啼,衰烟断柳风凄凄。

横江破巢不忍归,天涯谁是心相知?

正欲拿舟渡江去,闻君复就长干路。

君出南城我入城,千万人中恰相遇。

城头戎马骄且嘶,与君同著妇人衣。

侈言得志此何时,可怜头发如青丝。

酌酒寿君跽复起,郁郁钟山气还紫。

莫遣腰下青芙蓉,化作双飞入江水。

酒酣歌放不可休,记得升州是蒋州。

来朝同买钓竿去,矫矫万里随白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远方友人方三素伯在长干寺意外相遇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首句“北客南归数千里”,点明了友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也预示了两人久别重逢的不易。接着“闻君适过长干寺”一句,引出相遇的地点,长干寺作为背景,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感。

“牵衣入寺历讯之”生动地描绘了两人见面时的亲密与激动,“扁舟又向吴淞水”则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开,留下了一丝淡淡的离愁。

“君数贻我书,我未识君面”表达了通信与见面之间的矛盾,书信虽能传递情感,却无法替代面对面的交流。接下来的“肠中宛转如车轮,长江漫漫不相见”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长江的辽阔与两人相隔的距离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思念的深沉。

“江上水凫入户啼,衰烟断柳风凄凄”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离别的哀愁氛围。“横江破巢不忍归,天涯谁是心相知?”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知己难寻的感慨。

“正欲拿舟渡江去,闻君复就长干路”展现了两人对相聚的渴望和对分别的无奈。“君出南城我入城,千万人中恰相遇”强调了相遇的偶然性和珍贵性。

“城头戎马骄且嘶,与君同著妇人衣”可能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隐喻,或是对两人身份或处境的描述,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深度。“侈言得志此何时,可怜头发如青丝”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酌酒寿君跽复起,郁郁钟山气还紫”描绘了两人相聚时的欢乐场景,通过饮酒和祝福,加深了彼此的情感联系。“莫遣腰下青芙蓉,化作双飞入江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希望友情如同青芙蓉般坚韧不摧。

“酒酣歌放不可休,记得升州是蒋州”再次强调了相聚的快乐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藏。“来朝同买钓竿去,矫矫万里随白鸥”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希望与友人一同享受自然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友情的珍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环境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

戴移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人述先君旧事

莫道吴兴事,酸风刺骨寒。

相知皆死别,无处问平安。

故鬼千家哭,孤城百战难。

当时衣上血,今日与谁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训子

已入愚公谷,甘为郑子真。

儿孙犹汉腊,晋魏有秦人。

读《易》无如《损》,遗安一味贫。

更嫌名累汝,笔砚不须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牧牛

吾道已沧洲,黄冠学牧牛。

有书时挂角,作画笑笼头。

短布逢长夜,逃名得上流。

一声何处笛,吹尽古今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惜誓

万古刀镮赤手磨,休将剑术责荆轲。

一门争死无完卵,三户偷生作楚歌。

不信青蝇还赐吊,堪悲黄雀自投罗。

行看沧海扬尘日,才见西山木石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