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清幽圃筑西,一帘风月四山低。
梅花戏雪春模样,酒兴撩诗道范围。
青眼辟从天外放,白云轻傍帽檐齐。
高斋独抱焦琴坐,漫听松声百鸟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园林景象。首句“何处清幽圃筑西”,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一处隐秘而清雅的园圃的探寻,暗示了其所在位置的偏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接着,“一帘风月四山低”一句,通过“帘”字巧妙地将室内与室外相连,以“风月”和“四山低”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略带神秘的氛围。
“梅花戏雪春模样,酒兴撩诗道范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场景的意境。梅花在雪中绽放,仿佛是春天的先兆,而饮酒赋诗的情景则增添了文人雅士的风雅气息。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的情感与志趣。
“青眼辟从天外放,白云轻傍帽檐齐”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诗人的眼界比作可以自由翱翔于天际的青眼,而白云则轻柔地依附在帽檐之上,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的超脱与闲适。
最后,“高斋独抱焦琴坐,漫听松声百鸟啼”两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高雅的书房中,怀抱焦琴(一种古代乐器),静听松涛与百鸟鸣叫的画面。这种宁静而充满自然之美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平和与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不详
龙所芳名祇羡君,云端物表自精神。
韬光认作池中物,点眼愁惊壁下人。
韩愈门前唐室梦,孔明庐暖汉家春。
祇因解负庖羲画,说到于今剩得亲。
清虚一所卧人龙,寄傲人龙迈古风。
懒向云霄布霖雨,乐从山水觅仙踪。
当年诸葛还承召,今日欧阳不受封。
深得三槐王祐趣,欲留来裔作三公。
水为月之精,月乃天之镜。
除却春夏节,惟秋得金令。
金水相生焉,光辉故井井。
一年几中秋,达人所以兴。
家酿浮玉壶,山芋烹铁鼎。
金谷诗将成,彭泽醉欲醒。
最爱赵知微,识破天形影。
共登天柱山,不愁仆马病。
出门无复碍,绰绰任所骋。
玄鹤一声过,此机谁与领。
天上有圆光,人间无穷境。
耳听霓裳歌,手握玉麈柄。
五百负元回,三万乾坤迥。
因此良月夜,浩然生万景。
今朝横棹溪南下,偶值三兄产玉儿。
欲识个儿到底处,五云呈色我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