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谪居多与俗为邻,熊耳当门入望频。
感谢双峰对双眼,也胜逢见等闲人。
诗中“谪居多与俗为邻,熊耳当门入望频”两句表达了诗人被贬官后,与普通百姓作邻,常常仰望着面前高耸的熊耳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与情感。熊耳山如同一座屏障,将诗人与尘世隔绝,同时也是一种精神寄托。
“感谢双峰对双眼, 也胜逢见等闲人。”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熊耳山的特殊情感。这里的“双峰”指的是熊耳山的两个山峰,它们如同诗人的双眼,时刻关注着周围的一切。而“也胜逢见等闲人”则意味着即便是偶然遇见平常的人,也比不上与这座山相对而视,更添几分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通过对熊耳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榆钱零落麦开芒,魂断南轩蝶影双。
多谢东风相管顾,解将花片入书窗。
日转鞦韆影渐斜,忍闻弦管在邻家。
儿童不惯贫滋味,刚拾榆钱索买花。
古人功业甘无分,往圣诗书合有缘。
何事病来花满眼,祇将简策枕头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