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绝壑垂萝处,閒居称野心。
瑞烟凝古色,华月烛浮阴。
最爱琴书净,何烦花木深。
依栖聊自得,清淡胜东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宁静画卷。诗人选择在幽深的山谷中,与自然为伴,构建了自己的山房。"绝壑垂萝处,閒居称野心",开篇便点明了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诗人的志趣相合。"瑞烟凝古色,华月烛浮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山中烟雾缭绕、月光如烛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最爱琴书净,何烦花木深",表达了诗人对琴棋书画的喜爱,认为内心的清净比外在的繁花似锦更为重要。最后两句"依栖聊自得,清淡胜东林",总结了诗人在此地的生活状态,虽非名山大刹,但自得其乐,这份清淡的生活态度超越了世俗的繁华,与东林寺的高洁相媲美。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
不详
一作芳洲,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山居高寂景,最爱乍明天。
西岭月犹在,东林人尚眠。
晨光佳胜夕,朝气爽通玄。
日午红尘动,清华不似前。
老树荒林下,閒居意若何。
西湖防物色,东阁废吟哦。
径有幽人探,门无驿使过。
时时风雪里,携鹤步寒坡。
旷望三秋别,浮游百感身。
可怜前度客,不见旧时人。
老病催年尽,荣华过眼新。
直须同畅饮,一醉尚青春。
共说幽庭里,槐阴蔼绿云。
郤林通桂影,谢砌逗兰芬。
驷马高门启,三公旧业闻。
堂中无所见,犹记老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