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庭院景象。首句“共说幽庭里”,点出庭院的隐秘与静谧,引人入胜。接着,“槐阴蔼绿云”一句,以槐树的浓荫比作飘浮的绿云,形象地展现了槐树茂密、绿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清凉、幽静的氛围。
“郤林通桂影,谢砌逗兰芬”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庭院内的植物景观。郤林通桂影,暗示着桂花树的枝叶穿过树林,投下斑驳光影;谢砌逗兰芬,则是说兰花在石阶旁悄悄散发出芬芳,既增添了庭院的香气,也体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生。
“驷马高门启,三公旧业闻”两句,转而描绘了庭院的主人身份与历史背景。驷马高门启,意味着庭院的大门开启,显示出主人的尊贵地位;三公旧业闻,则暗示着这里曾是三公(古代官职)的旧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后,“堂中无所见,犹记老坡文”一句,表达了对庭院内堂屋的想象与怀念。虽然堂屋中已无实物可寻,但人们仍然记得这里曾经流传过的苏轼(老坡)的文章,这不仅体现了对文学的敬仰,也寄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人文气息的庭院场景,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蕴含了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