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霜未死阅年华,危叶萧萧战古槎。
袅袅秋风官舍冷,半枝斜日带啼鸦。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哲思。
“雪霜未死阅年华”一句,设定了季节与主题:秋天的气候依然寒冷,雪花尚未完全消融,而时间却在不断流逝。这里,“年华”指的是岁月,它既是自然界季节更迭的标志,也暗示着生命的流转和诗人的感慨。
“危叶萧萧战古槎”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树木凋零的情景。古槎(槎,指的是老旧的、已经死去的树干)在这里成为背景,而危叶之所以“战”,是因为它们还在顽强地与寒风抗争,生机犹存。
接下来的两句,“袅袅秋风官舍冷,半枝斜日带啼鸦”进一步加深了画面的凄清感。诗人通过“袅袅”的秋风和“冷”的官舍,渲染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氛围。而“半枝斜日带啼鸦”,则是对光线和生命活动的一种描绘,那些尚未完全消逝的阳光照在剩余的枝头上,同时也照亮了啼叫着的小鸟,营造出一种生与死、寒与暖交织的情感空间。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细致入微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生命脆弱与时间流逝的哲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与凋零现象的深刻感悟。
不详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畿县尘埃不可论,故山乔木尚能存。
不缘去垢须青荚,自爱苍鳞百岁根。
门前尘土慵驱马,堂上文书厌坐曹。
只有南窗慰人意,寒灯清夜读离骚。
点点青萍秋后衰,溶溶晴日见鱼儿。
水边窥影何方客,自照行吟憔悴姿。
野人斋爨屏膻腥,自向阶前撷紫茎。
老去爱花心转薄,一杯蔬饭足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