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霜信骤。消得惊秋人瘦。昨日红莲今日藕。

断肠君信否。人世悲欢原偶,休怨雨云翻覆。

宝玦珊瑚珍重取,五陵佳气有。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鉴赏

这首《谒金门》由清代词人王鹏运作于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悲欢离合与世事无常。

开篇“霜信骤”,霜降之季,骤然降临,象征着季节的更迭,也暗喻着人生境遇的突变。紧接着“消得惊秋人瘦”,秋风萧瑟,霜降使人感到寒意,同时也让人身心俱疲,形象地描绘出人在面对季节变化时内心的脆弱和疲惫。

“昨日红莲今日藕”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红莲”比作美好的过去,“藕”则象征着当下的平淡或失落,通过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这也暗示了情感的转变,从热烈到平淡,从期待到失落。

“断肠君信否”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某人的思念与情感的深切,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不确定感,即对方是否能理解或回应这份情感。这句不仅展现了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微妙与不确定性。

“人世悲欢原偶,休怨雨云翻覆”则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人世间的情感起伏本就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应因一时的波折而怨天尤人。这句话既是对生活的哲思,也是对情感波动的一种超脱态度。

最后,“宝玦珊瑚珍重取,五陵佳气有”两句,一方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无论是珍贵的饰品还是历史上的繁华景象;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五陵佳气有,也可能暗含对历史辉煌的追忆,以及对现实与过去的对比思考。

整体而言,《谒金门》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人生的复杂情感与世事的无常,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味深长的佳作。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

山色落层城。部为尘多减旧青。

只有看山前度客,愁生。独倚高楼眼倦横。

檐角暮云停。怀远伤高泪欲倾。

昨梦横汾西去路,声声。塞雁惊寒不忍听。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关河令

边声沈沈雁共语,作一天愁绪。

望极关河,寒深云欲度。

天涯何限旧侣,枉自恋、楼台高处。

断梦都忘,衾尘谁念取。

形式: 词牌: 清商怨

胡捣练

年年芳事厌唐花,梦想江梅烟蒳。

谁信铜瓶冰合,愁对寒云压。

老去无味已多时,冻酒和愁频呷。

寄语寒香休怯,好趁元绥腊。

形式: 词牌: 胡捣练

虞美人.题校梦龛图

檀栾金碧楼台好,谁打霜花稿。

半生心赏不相违,难得劫灰红处画图开。

清愁閒对阑干起,自惜丹铅意。

疏林老屋短檠边,便是等閒秋色尽堪怜。

形式: 词牌: 虞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