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题校梦龛图

檀栾金碧楼台好,谁打霜花稿。

半生心赏不相违,难得劫灰红处画图开。

清愁閒对阑干起,自惜丹铅意。

疏林老屋短檠边,便是等閒秋色尽堪怜。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虞美人·题校梦龛图》由清代词人王鹏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情感与意境的画面。

首先,“檀栾金碧楼台好”,开篇即以“檀栾”形容楼台的繁复与精致,以“金碧”渲染其华丽与辉煌,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接着,“谁打霜花稿”,巧妙地将霜花比喻为文稿,暗示了创作的灵感与过程,同时也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半生心赏不相违”,表达了词人对艺术与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追求,即使历经岁月沧桑,这份欣赏之心也未曾改变。紧接着,“难得劫灰红处画图开”,通过“劫灰”这一历史的残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而“红处画图开”则寓意着在历史的尘埃中,仍能发现美与希望。

“清愁闲对阑干起,自惜丹铅意”,词人面对栏杆,心中涌起淡淡的忧愁,但这种忧愁并非消极,而是对艺术创作的深情与执着。他珍惜每一笔一划,每一份用心,体现了对艺术的敬畏与热爱。

最后,“疏林老屋短檠边,便是等闲秋色尽堪怜”,以“疏林老屋”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略带萧瑟的秋景图,短檠(小油灯)的光晕映照其间,更添了几分温馨与哀愁。这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沉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艺术、自然以及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充满了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143)

王鹏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一字幼霞,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浙江山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曾汇刻《花间集》及宋、元诸家词为《四印斋所刻词》

  • 字:佑遐
  •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 生卒年:1849—1904

相关古诗词

遐方怨

槐叶落,露槃空。梦怯催妆,夜阑不闻长乐钟。

玉蟾香齧冷西风。恨随呜咽水、御沟东。

形式: 词牌: 遐方怨

锯解令

驻云谁按酒边词,翠袖冷、残醺未唤。

新莺旧燕自家春,底与较、梦长梦短。隔花泪眼。

烂锦年芳盼断。

东皇未必负春人,只荡得、暗愁一点。

形式: 词牌: 锯解令

玉楼春(其一)

好山不入时人眼,每向人家稀处见。

浓青一桁拨云来,沈恨万端如雾散。

山灵休笑缘终浅,作计避人今未晚。

十年缁尽素衣尘,雪鬓霜髯尘不染。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定风波.和瞻园韵

愁里清尊莫放停,笑看伶锸是归程。

绕树奇鸧啼不止,曾几,旧时春色酒边青。

识字毫端通画意,审音窌畔得宫声。

活计安排支枕睡,谁醉,生先无梦也无醒。

形式: 词牌: 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