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前徐步

小桥衔石路,安步水之湄。

浪盖菰蒲伏,寒禁笋蕨痴。

蜂房深户牖,燕垒渐涂茨。

过眼春馀几,延缘归思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小桥连接着石头铺成的小路,我悠闲地漫步在水边。
波浪轻抚着菰蒲,它们静静地伏在水面,寒冷的天气让竹笋和蕨菜显得痴憨。
蜜蜂的巢穴隐藏在深邃的门窗后,燕子的窝渐渐被泥涂覆盖。
春天的景色即将过去,引发我回家的思绪却迟迟没有消散。

注释

小桥:指小型的桥梁。
衔:连接。
石路:石头铺成的道路。
安步:悠闲地行走。
水之湄:水边。
浪盖:波浪覆盖。
菰蒲:水生植物,如茭白、蒲苇。
伏:静止,隐藏。
寒禁:因寒冷而停止生长。
笋蕨:竹笋和蕨类植物。
蜂房:比喻蜜蜂的巢穴。
深户牖:深邃的门窗。
燕垒:燕子的巢穴。
渐涂茨:渐渐被泥土涂抹。
春馀:春天剩余的时间。
延缘:延伸,引申。
归思:回家的思念。
迟:缓慢,迟迟未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清之在庵前漫步的情景。"小桥衔石路"写出了小桥与石路相接的宁静画面,"安步水之湄"则表现出诗人悠闲地沿着水边散步。"浪盖菰蒲伏"描绘了水面上的菰蒲被波浪轻轻覆盖,显得静谧而生机盎然,"寒禁笋蕨痴"则暗示了季节可能是初春,笋蕨因寒冷而未完全生长。

"蜂房深户牖"以蜂巢比喻庵舍的窗户,形象生动,暗示庵内生活的简朴和宁静,"燕垒渐涂茨"进一步描绘出春天燕子忙碌筑巢的情景,增添了季节的气息。最后两句"过眼春馀几,延缘归思迟",诗人感叹春光易逝,流连之余,回家的念头却迟迟不愿提起,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和内心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春日庵前景象,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生活哲理。

收录诗词(351)

郑清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燮,、文叔,别号安晚。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 字:德源
  •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1176—1251

相关古诗词

旌德观(其二)

绿蓑青笠惯菰蒲,错认东湖处士居。

舟尾笑迎车后客,渡头催买网中鱼。

水程趣戍半规日,山意论交千卷书。

归去重楼试凝望,恍曾云气矗凌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旌德观(其一)

瀛丈移从弱水间,君恩泮奂得跻攀。

茗香壶酒成三事,巾褐枝筇佔独班。

境胜亦能充道胜,官闲何似在家闲。

玄都犹有桃花在,更向西湖访好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晨兴散步(其二)

僧居西畔鹤居南,我向中边住此庵。

岁晚结交松莫逆,老来知味菜分甘。

禅心每日闲中得,世事新从梦里谙。

隐几空明香穗断,净揩双目对晴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晨兴散步(其一)

软红销尽利名缰,兴到湖山取次行。

万马拍堤春浪起,一龟曝日晓峰横。

客中寝饭根尘寂,雪后松篁意气生。

身是定僧无欠剩,惟馀双鹤报寒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