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骥歌

骥称其德自孔氏,骥称率马本杨子。

真龙论定古圣贤,万古凡马何曾比。

君不见呈材自天,西极擅美。见非一毛,行可千里。

破尘红,追电紫。

秦关冀野得意时,一发万夫莫能止。

胡为乎伯乐杳然,九方已矣。牝牡骊黄,皮相尔尔。

顾影自惭伏枥号,蹉跎岁月伊胡底。

一年颓废又一年,可怜困骥今若此。

骥乎骥乎命何如,老大竟堕盐车里。

骥乎骥乎心莫悲,黄金台筑为谁始。

尔骨还售五百金,死后生前总一理。

但能死后骨留香,赫赫生前枉如彼。

鹏不飞兮群鸟嗤,鹤不舞兮群鸡耻。

得时炎附失时凉,世路悠悠本大抵。

纵然要作不平鸣,其奈肝胆向谁是。

我今为作困骥歌,歌诗者权作知己。

知己夫物亦有然,是岂区区感恩已。

闻歌肮脏嘶一声,昂昂又欲空群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困骥歌》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对困于盐车中的骏马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壮志未酬的深刻感慨。

诗中以“骥”为象征,寓意着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人才。然而,“困骥”却遭遇了命运的不公,被束缚在盐车中,无法施展其真正的才能。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更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批判——即真正的人才往往在现实的种种限制下难以脱颖而出,甚至被埋没或浪费。

诗中提到“真龙论定古圣贤”,强调了对真正人才的重视和认可,与“万古凡马何曾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困骥”的处境。通过“破尘红,追电紫”、“秦关冀野得意时,一发万夫莫能止”等描绘,展现了骏马在理想状态下的辉煌与自由,与现实中的困境形成强烈反差。

“胡为乎伯乐杳然,九方已矣”一句,借用了古代寻找千里马的典故,表达了对伯乐(即识才之人)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中缺乏能够识别并重用人才的环境。接着,“牝牡骊黄,皮相尔尔”则讽刺了世人仅凭外貌或表面特征来评价人才,忽视了内在品质和能力。

最后,“一年颓废又一年,可怜困骥今若此”表达了对“困骥”长期被压抑、无法施展才能的同情。诗人在结尾处呼吁,希望有人能理解并关注这些被埋没的“困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机会,让他们的价值得以实现。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生动,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中人才被忽视和埋没的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吴贞荆偕老照

山屏云峭壁,松楸翠欲滴。

间有地行仙,坐忘山中历。

当年意气豪,禹浪千层激。

跨鹤上扬州,万里关山笛。

物色出风尘,归来清于涤。

笑彼名锁缠,碌碌长途觅。

譬如驽马痴,恋栈终伏枥。

谁似画中人,行乐无捣惄。

更有中馈贤,黾勉鸡鸣惕。

福本自德求,吉乃从惠迪。

兰桂立森森,好花随意摘。

旨酒晋爵来,难老歌永锡。

古有齐眉称,迄今声未寂。

今看偕老图,相与岁华历。

道子妙写生,印印如准的。

他年故事添,合与梁鸿敌。

形式: 古风 押[锡]韵

红毛楼观海

红毛楼上面面空,海上奇观入望中。

我辈登楼楼上望,茫茫大半是朝东。

鹿耳门兮鲲身线,收尽南天百谷雄。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蔡希敏重卺行

昨宵天上双星灿,今夕人间花烛烂。

人间花烛烂天红,河桥莫漫隔西东。

天河桥上接天台,前度仙郎今又来。

来时仙乐再吹弹,依旧声声奏合欢。

旧时弦断今时联,瀛海巧联奎海缘。

若问菱花郎已试,画眉深浅可曾记。

记来添画远山笔,认取破题还第一。

罗帷幅幅绣鸳鸯,六六仙娥七七郎。

七七衍虚四十九,其中妙用君知否。

六六春宫三十六,天根月窟往来复。

是谁作合故迟迟,大造瑞应此大奇。

形式: 古风

苏武牧羊图

沙漠茫茫北海隅,坚持汉节困匈奴。

旃亦可吞雪可齧,羝乳依然守故吾。

任教卫律工辞说,誓死唯知望帝都。

天怜苦辱还乡赐,十九星霜白发须。

一自属国归拜典,至今群仰汉牧夫。

虎头不没荩臣志,终古留画牧羊图。

古今不少奉使者,几人名节立羌胡。

读史放开观世眼,可能媲美此图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