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图

沙漠茫茫北海隅,坚持汉节困匈奴。

旃亦可吞雪可齧,羝乳依然守故吾。

任教卫律工辞说,誓死唯知望帝都。

天怜苦辱还乡赐,十九星霜白发须。

一自属国归拜典,至今群仰汉牧夫。

虎头不没荩臣志,终古留画牧羊图。

古今不少奉使者,几人名节立羌胡。

读史放开观世眼,可能媲美此图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苏武牧羊图》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通过描绘苏武在北海边坚守汉节、牧羊的故事,赞颂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对国家的忠诚。

首句“沙漠茫茫北海隅”,以辽阔的沙漠和遥远的北海为背景,渲染出苏武被流放的孤独与艰苦环境。接着“坚持汉节困匈奴”一句,点明苏武虽身处异域,但始终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坚守着汉节,体现了他崇高的民族气节。

“旃亦可吞雪可齧,羝乳依然守故吾”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苏武即使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也毫不动摇,继续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祖国。这里的“羝乳”指代苏武牧养的羊,象征着他的坚守和忠诚。

“任教卫律工辞说,誓死唯知望帝都”表明苏武面对敌人的劝降,坚决不为所动,誓死效忠汉朝,心中只有对帝都的思念。这种坚定的意志和对国家的忠诚令人敬佩。

“天怜苦辱还乡赐,十九星霜白发须”表达了上天对苏武苦难经历的同情,最终让他得以返回故乡,白发苍苍的他,历经十九年艰辛,终于实现了回归的愿望。

“一自属国归拜典,至今群仰汉牧夫”赞扬了苏武回国后受到的隆重欢迎和尊敬,强调了他的事迹对后世的影响,成为人们仰慕的对象。

“虎头不没荩臣志,终古留画牧羊图”通过比喻,赞美苏武像猛虎一样,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失其忠诚之心,其形象被永远铭记在画中。

最后,“古今不少奉使者,几人名节立羌胡”对比古今众多奉使者的命运,强调苏武的名节在异族之地同样闪耀,无人能及。

“读史放开观世眼,可能媲美此图无”鼓励人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开阔视野,认识到苏武的事迹难以超越,值得后世永远铭记和学习。

综上所述,《苏武牧羊图》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苏武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其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439)

章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鸲鹆图

三百六十之羽毛,谁称慧鸟善呼号。

绿衣使者雪衣女,此外能言是寒皋。

寒皋断舌偏言巧,其音咧咧匪嘈嘈。

画工亦爱禽对语,乐意相关图尔曹。

休嫌著墨一为甚,三五成群取数多。

夕阳牛背栖未稳,绿阴影里乐如何。

客来彷佛闻茶唤,裹物也防验碧荷。

神自瞿瞿机跃跃,毋乃屏风叫八哥。

形式: 古风

门人陈植青入泮

读书不为名,今人与古比。

读书亦为名,都从采芹始。

少小从予游,及门推质美。

果处囊中锥,颖脱便如此。

尔看马空群,一发直千里。

勿以著初鞭,而画半途止。

古来范子期,重任秀才起。

小就而大成,吾将拭目俟。

形式: 排律 押[纸]韵

王鸿卿烹茶鹤避烟照

看鹤盘松顶,煮茗月明天。

此间得佳趣,翁真地上仙。

心清非学佛,坐久不参禅。

养气游天地,造化一炉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江吟送鸿卿归清溪

杜鹃啼破绿杨烟,别苦不教柳色妍。

同是萱零苫块者,江亭挥手倍凄然。

追思异地萍踪合,清溪瀛水两相连。

臭味投兮肝胆照,荆州识在廿年前。

风雨无间清课事,敲棋煮酒又茶煎。

父事降为兄事列,从来好友本忘年。

鹿岛波平春水绿,故人西望买归船。

万里晴航送君去,清风明月惹情牵。

天涯此后谁知己,殊嗜酸咸且自怜。

珍重窗西时剪烛,心交记取海云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