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虎丘僧圣予在十五之夜一同赏月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氛围。首句“纷纷歌吹乱层峦”以反衬手法,突出了夜晚的宁静,与之后的“闲里哦吟费改删”相呼应,展现了诗人独自吟诵时的专注与深思。接下来的“如我情方酬好月,何人游不负佳山”,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珍惜,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
“婆娑竹柏影皆活”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竹柏在月光下的摇曳生姿,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力。“咫尺清虚府可攀”则表达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即使是在近处也能感受到清静与虚空之美,暗示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最后,“此夕虎丘添故事,参寥坡老两人闲”点明了地点与时间,同时也暗示了这次赏月活动将成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与历史上的文人雅士相提并论,增添了诗作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