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晚渡图

风微杜若香,潮满江声寂。

扁舟古渡前,推起篷窗白。

山外日未高,波底云先赤。

隐见杏花村,依稀烟雨隔。

人间行路难,羡此丹青迹。

焉得并州刀,剪取澄江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卢琦的《春江晚渡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风微杜若香”,通过轻风中飘散的杜若香气,暗示了春天的气息和环境的清幽。接着,“潮满江声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江面的平静,只有潮水的声音在寂静中回荡。

诗人乘坐一叶扁舟,“扁舟古渡前,推起篷窗白”,展现了他独自泛舟的情景,篷窗透出的白色光线与周围的黑暗形成对比,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两句“山外日未高,波底云先赤”,描绘了早晨尚未完全升起的太阳,以及波光中映照的红霞,色彩斑斓,富有动态美。

“隐见杏花村,依稀烟雨隔”,诗人遥望远处,隐约可见被烟雨笼罩的杏花村,增添了一份朦胧的乡愁和诗意。最后两句“人间行路难,羡此丹青迹”,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艰辛的感慨,希望能如画中一般,远离纷扰,享受宁静。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江晚渡图,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又有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传达,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64)

卢琦(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二年进士,授州录事,迁永春县尹,赈饥馑,止横敛,均赋役,讼息民安。十四年,农民军数万人来攻,被击退。改宁德县尹。历官漕司提举,以近臣荐,除知平阳州,未上卒。有《圭峰集》

  • 字:希韩
  • 号:立斋
  • 籍贯:惠州

相关古诗词

忧村氓

世道日纷纭,人人自忧切。

路逢村老谈,吞声重悲噎。

我里百馀家,家家尽磨灭。

休论富与贫,官事何由彻。

县帖昨夜下,羁縻成行列。

邻里争遁逃,妻儿各分别。

莫遣一遭逢,皮骨俱碎折。

朝对狐狸啼,暮为豺虎齧。

到官纵得归,囊底分文竭。

仰视天宇高,纲维孰提挈。

但恨身不死,抑郁肠中热。

南州无杜鹃,诉下空啼血。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过庐山

向闻庐山名,未一见颜色。

宦游过江州,始领崔嵬壁。

九叠插天青,五老生云白。

中有飞流泉,直下三千尺。

下瞰鄱阳湖,湖波渺无极。

鸥鹭点点轻,雁鹜飞飞疾。

分帆南北间,浩渺殊倾仄。

羡羡同舟公,济济天上客。

眷言欲往游,仕途阻程隔。

瞻言发清咏,峰云漫漫白。

缅怀远公林,矫首陶令宅。

愿兹一览观,于以慰畴昔。

复得诛束茅,结屋依泉石。

去去卒未能,吟望三叹息。

形式: 古风

鞦韆

绿窗美人闭深院,燕语莺啼春事半。

画阑睡足四无人,空与东君说幽怨。

綵绳袅袅挂青烟,罗袜纤纤翩翠袖。

红妆高出墙头花,绣带斜飞亭际柳。

香风荡漾春谁主,愿学飞仙飞不去。

黄昏溪月浸梨花,背立鞦韆悄无语。

形式: 古风

至正己亥夏予游壶山宿真净岩即景赋诗奉简古道了堂二师

六月翠壶山下客,凌晨登山如绝壁。

支筇径上真净岩,头上青天才咫尺。

高僧十载栖岩幽,启扉相见还相留。

欣然坐我斗室底,满室岚气生清秋。

开窗一览数千里,沧海微茫等杯水。

客帆来往烟雨中,人家远近林峦里。

平生读书苦不多,时事如此将奈何。

蝇头蜗角付一笑,会当结屋山之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