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一九)

云门举起竹篦,通身带水拖泥。

奉报参玄上士,撒手悬崖勿迟。

形式: 偈颂

翻译

云门僧手持竹扇,全身湿透带着泥巴。
恭敬地告知修行高深的法师,放手从悬崖边跃下无需犹豫。

注释

云门:指云门寺或云门宗的僧人。
竹篦:竹制的扇子,僧人用来驱赶蚊虫或洒水。
通身:全身上下。
带水拖泥:形容浑身湿透,行走艰难。
参玄:深入研究佛教中关于宇宙真理的玄奥之理。
上士:修行有成、地位较高的僧侣。
撒手:放手一搏,此处可能指舍弃世俗顾虑。
悬崖:比喻人生的困境或生死关头。
勿迟:不要犹豫,要果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一百一十九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禅修者修行的场景。"云门举起竹篦",形象地刻画了禅师在云门寺中进行日常劳动,如扫除,手持竹篦的动作,这体现了禅修生活中的劳作与修行并重。“通身带水拖泥”进一步描绘了僧人不避艰辛,全身心投入修行的状态,即使身上沾满泥土和水分,也无怨无悔。

“奉报参玄上士”是对那些深入探究佛法奥秘的高僧的敬意,表示通过这种艰苦的修行,是为了回报那些在精神层面上给予指导和启示的人。“撒手悬崖勿迟”则是禅宗中的重要教诲,意为放下执着,如同从悬崖边放手,不再留恋世间的一切,达到心灵的解脱。这句话鼓励修行者要果断舍弃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觉悟。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隐喻,传达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精神追求,具有深厚的禅意。

收录诗词(425)

释宗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 字:昙晦
  •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 生卒年:1089~1163

相关古诗词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一八)

云门举起竹篦,禅和切忌针锥。

鸾凤不栖荆棘,■■偏守空池。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一七)

云门举起竹篦,开口知君话堕。

上方香积不餐,甘伏食人涕唾。

形式: 偈颂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一○九)

陕府铁牛白癞,嘉州大像耳聩。

两个病痛一般,咄哉漆桶不快。

形式: 偈颂 押[卦]韵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三十三)

九十七种妙相,顾陆笔端难状。

赵州眼目精明,觑见心肝五藏。

形式: 偈颂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