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五)

阳乌西去水东流,今古推移几度秋。

四面远山长敛黛,不知终日为谁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太阳落山,河水东流,从古至今,岁月更迭了多少个秋天。
四周的远山长久地保持着青翠的颜色,它们似乎整日都在为谁而忧虑。

注释

阳乌:指太阳。
西去:向西落下。
水东流:河水向东流淌。
今古:古今。
推移:变迁。
几度:多次。
秋:秋天。
四面:周围。
远山:远处的山峦。
长敛黛:长久保持青翠(黛色通常形容青山)。
不知:不知道。
终日:整天。
为谁愁:为何而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天津感事二十六首》中的第五首。诗人以自然景象开篇,"阳乌西去水东流"描绘了太阳落山、水流不息的日常画面,寓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变迁。"今古推移几度秋"进一步强调历史的更迭,暗示岁月如梭,人事如梦。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峦,"四面远山长敛黛"运用拟人手法,赋予山峰以愁容,暗示着无尽的忧郁和沉思。"不知终日为谁愁"则引发读者对这无尽愁绪来源的想象,可能是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也可能是对世间纷扰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沧桑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四)

谁引长河贯洛城,銮舆东去此为轻。

洪涛不服天津束,日夜奔腾作怒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三)

凤楼深处锁云烟,一锁云烟又百年。

痛惜汾阴西祀后,翠华辜负上阳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二)

宠辱事多今不见,兴亡时去止堪哀。

请观今日长安道,抵暮行人犹往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其一)

云轻日淡天津暮,风急林疏洛水秋。

独步独吟人莫会,时时鸥鹭下汀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