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夫君真自淦川来,书种相承教有台。
蓬阆得时宜直上,金焦无地却空回。
荐书共喜从天下,诗句谁能带雨催。
细数平生归计是,待耕明月种寒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名遂的作品,题为《答曾节推》。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书信往来的喜悦,以及对农业劳动的期待。
"夫君真自淦川来"一句,设定了一位朋友或亲人从远方的淦川归来,这里可能暗示着久别重逢的情感。接着“书种相承教有台”则表明了通过书信保持联系,并且在教育子女方面有所寄托。
"蓬阆得时宜直上"一句,描绘了一种顺利向上的景象,这里的“蓬阆”可能指的是蓬莱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则用来比喻某些事物或情感的升华。而"金焦无地却空回"则表达了对某种期待落空的失望,"金焦"形容心如焦急,而"无地却空回"则是说没有立足之地,只能空手而回。
"荐书共喜从天下"一句,显示了诗人与友人的共同兴趣和喜悦,即通过推荐书籍来加深彼此的了解。紧接着“诗句谁能带雨催”则表达了一种急切的心情,希望能够像春雨一般迅速地传递信息或情感。
最后两句"细数平生归计是,待耕明月种寒梅"则显示了诗人回顾一生,并期待在宁静的夜晚(明月)里种植寒梅。这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的描述,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知识传承以及个人生活期待的深切情感。
不详
时时行地罗裙掩,双手更擎春潋滟。
傍人都道不须辞,尽做十分能几点。
春柔浅蘸蒲萄暖,和笑劝人教引满。
洛尘忽浥不胜娇,刬蹈金莲行款款。
候潮门外浙江西,曾忆浮舟自此归。
万古波涛今日是,一身踪迹昔人非。
愁侵壮齿头先白,泪入秋风眼易眵。
日暮彷徨不能去,连堤疏柳更依依。
小桃常忆破正红,今日相逢二月中。
自是粉闱人未识,莫因花晚笑春风。
华省当时绿鬓郎,金樽美酒醉红芳。
今日对花不成饮,春愁已与草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