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僧人释宗泐所作的《送福长老》。诗中描绘了对一位长老五载西行的深厚情感,以及长老归来的喜悦与分别时的不舍。诗的开篇“五载西行同苦辛”,既表达了长老长途跋涉的艰辛,也暗示了诗人与长老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扶持老病最情真”一句,展现了长老在年老多病时,诗人对其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体现了深厚的友情或师徒之情。
“千山雨雪独骑马,万里沙场不见人”两句,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象和辽阔的战场背景,进一步渲染了长老旅途的孤独与艰苦,同时也暗含着对长老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而“京国归来天阙近,乡闾去建法幢新”则描绘了长老归来后,国家的亲近感以及在家乡重建佛法道场的情景,体现了长老对佛法传播的执着追求和对故土的深情。
最后,“今朝相见仍相别,目断孤云碧海滨”两句,表达了诗人与长老再次相聚后又不得不分别的伤感,以及对长老离去的不舍之情。诗人目送长老远去的身影,仿佛那孤云飘荡于碧蓝的海面,象征着长老虽已离去,但其精神和影响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也蕴含了对佛法传播的崇高追求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