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苍云昼埋山,白雨夜溢渠。

虚堂闪风灯,独处谁与娱。

吾生过六十,鬓发日夜疏。

出当饮美酒,归当读奇书。

可怜两不遂,兀兀如枯株。

明复对胥吏,孤愤何由摅。

形式: 古风

翻译

乌云白天遮蔽了山峰,夜晚则雨水泛滥于渠道。
空荡的厅堂中,风摇曳着灯火,独自一人何处寻欢?
我已经过了六十岁,头发一天比一天稀疏。
出门时应当畅饮美酒,回家后则该阅读奇书。
可惜这两件事都未能如愿,我孤独无依,如同枯木一般。
明天还得面对官吏,内心的愤怒如何才能抒发?

注释

苍云:乌云。
昼埋:白天遮蔽。
白雨:雨水。
夜溢:夜晚泛滥。
虚堂:空荡的厅堂。
闪风灯:风摇曳灯火。
独处:独自一人。
娱:寻欢。
六十:六十岁。
鬓发:头发。
出:出门。
美酒:美酒。
归:回家。
奇书:奇书。
可怜:可惜。
两不遂:两件事未能如愿。
兀兀:孤独无依。
明复:明天。
胥吏:官吏。
孤愤:内心的愤怒。
摅:抒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夜中的孤独感受。首句“苍云昼埋山,白雨夜溢渠”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开篇,白天乌云蔽日,山峦被遮掩,夜晚则大雨倾盆,雨水泛滥于渠道。接下来,“虚堂闪风灯”写出了诗人独居的环境,只有微弱的灯光在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冷清。

“独处谁与娱”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无人陪伴,无从寻欢。诗人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吾生过六十,鬓发日夜疏”,岁月无情,白发日增。他期待着出门时能畅饮美酒,回家后能阅读奇书,然而这两件平日里的乐趣如今都难以实现,只能成为遗憾。

“可怜两不遂,兀兀如枯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失落感,诗人形容自己像枯木般孤独无生气。最后两句“明复对胥吏,孤愤何由摅”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即使面对日常琐碎的胥吏事务,也无法抒发心中的孤愤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陆游晚年孤独无奈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人生欢乐的渴望和无法实现的哀愁。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雨后二首(其二)

萧萧残发雪侵冠,冉冉清愁用底宽。

把卷昏眸常欲闭,投床睡兴却先阑。

惟须酒沃相如渴,未分人哀范叔寒。

雨霁定知梅已动,佩壶明日试寻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雨夜与邻翁饮用前辈韵

老人阅世真悠哉,八十已过九十来。

茆檐参差映烟树,萧条鸡犬三家聚。

一樽邻翁迭宾主,醉语岂忧多谬误。

我作吴歌君起舞,夜雨莫辞泥没屦。

形式: 古风

雨夜不寐观壁间所张魏郑公砥柱铭

疾风三日横吹雨,竹倒荷倾可怜汝。

空堂无人夜向中,卧看床前烛花吐。

壮怀耿耿谁与论,榰床老龟不能语。

世间岂无一好汉,叱咤喑呜气吞虏。

壁间三丈砥柱铭,贞观太平如更睹。

何当鼓吹渡河津,下马观碑驰马去。

形式: 古风

雨夜书感二首(其一)

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

皇恩念黎老,一官犹置散。

春残桃李尽,风雨闭空馆。

有怀无与陈,万事付酒碗。

近代固多贤,吾意终不满。

可怜杜拾遗,冒死明房琯。

慷慨讵非奇,经纶恨才短。

群胡穴中原,令人叹微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