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引

将军夜战战北庭,横绝大漠回奔星,雪花如掌吹血腥。

边风冽冽沉悲角,冻鼓咽断貔貅跃,堕指裂肤金甲薄。

云阴月黑单于逃,惊沙锵击苍龙刀,野眠未一辞征袍。

欲晓不晓鬼车叫,风中僵立挥大纛,又促衔枚赴征调。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西域引》由晚清思想家谭嗣同所作,展现了边疆战争的残酷与壮烈。诗中以将军夜战北庭为背景,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战斗和严酷环境。

首句“将军夜战战北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将军在夜晚的北庭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接着,“横绝大漠回奔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场上的激烈场面,仿佛整个沙漠都在随着战斗的节奏而起伏,星星也似乎被这场战斗所吸引,纷纷回旋。

“雪花如掌吹血腥”一句,通过雪花与鲜血的对比,渲染了战场的惨烈景象。雪花本是纯净之物,却在这场战斗中被鲜血染红,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边风冽冽沉悲角,冻鼓咽断貔貅跃”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战场的环境和气氛。边疆的寒风凛冽,悲凉的号角声在风中回荡,冻结的鼓声仿佛被断开,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力作战。这里运用了“貔貅跃”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姿态。

“堕指裂肤金甲薄”一句,直接描述了战场上的严酷条件。战士们的手指因寒冷而脱落,皮肤被冻裂,金甲在严寒中显得格外单薄,这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也是对意志的挑战。

“云阴月黑单于逃,惊沙锵击苍龙刀”两句,描绘了战斗的高潮和结局。在云遮月掩的夜晚,敌人单于仓皇逃窜,战士们手持苍龙刀,在惊沙中发出铿锵之声,展现出胜利的喜悦和决心。

“野眠未一辞征袍”一句,表达了战士们在战场上生死与共的情谊,即使在战斗结束后,他们仍穿着征袍,没有时间去告别或休息,体现了军旅生涯的艰苦和牺牲精神。

最后,“欲晓不晓鬼车叫,风中僵立挥大纛,又促衔枚赴征调”三句,描绘了战后清晨的景象。鬼车的叫声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战士们在风中僵立,挥动着大纛,准备再次接受新的征调,展现了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不拔和无畏精神。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边疆战争的残酷与壮烈,以及战士们面对困难时的英勇和牺牲精神,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感。

收录诗词(74)

谭嗣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海潮.自题小照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骨相空谈,肠轮自转,回头十八年过。春梦醒来么?对春帆细雨,独自吟哦。惟有瓶花,数枝相伴不须多。

寒江才脱渔蓑。剩风尘面貌,自看如何?鉴不因人,形还问影,岂缘醉后颜酡?拔剑欲高歌。有几根侠骨,禁得揉搓?忽说此人是我,睁眼细瞧科。

形式: 词牌: 望海潮 押[歌]韵

摄山怀古三首(其一)明徵君

徵君淡荡人,弓车讵可招。

笑视萧老公,慁我空哓哓。

百年御碑自孱主,亦复不足扬孤标。

至今双老鹤,犹从白云巢。

形式: 古风

摄山怀古三首(其二)徐骑省

骑省好兄弟,澄心堂上双尊宿。

朝朝下直归对床,好句更相属。

降王既踉跄,遗臣亦摧辱。

可怜亡国痛,尽在江南录。

一麾西邠去,苦寒入腹谁相禦。

衣褐亦何妨,江左华风良贵倨。

归魂返故山,夜猿哭潸潸。

吁嗟乎,十郎茶肆俱榛菅。

形式: 古风

摄山怀古三首(其三)张指挥

孤忠有佳儿,羽林生光辉。

试看蒋陵下,周粟生尚希。

更爱诗思工,如鸿冥冥飞。

中山孙子亦式微,白门世臣张锦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