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

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

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

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

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中山国守护着边疆的两端,从容治理已经百年。
回忆起我这个迂腐的人被任命为地方官,与你谈笑间执行职责如使节般轻松。
在松树丛生的小径上怀念元亮,池草蔓延时想起惠连。
满头白发中归乡的心愿,就让这番感慨倾诉,自古以来有谁能像我们这样两位清廉的贤者?

注释

保塞:守护边防。
雍容:从容不迫,气度宽宏。
分竹使:古代官职,负责分配竹简文书。
蒲鞭:用蒲草做的鞭子,象征轻罚。
元亮:陶渊明的字,代指隐士。
惠连:谢惠连,南朝文学家,常被怀念。
两疏贤:指两位清高、淡泊名利的贤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感慨和怀念之情。开篇“中山保塞两穷边,卧治雍容已百年”写出了偏远地区的守护与悠久的历史沧桑,设置了一个静谧而深远的背景。

接着,“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日欢聚时光的怀念。这里的“分竹使”和“用蒲鞭”可能是指古代文人之间的一种游戏或交流方式,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

再下来,“松荒三径思元亮,草合平池忆惠连”则写出了诗人对先贤的怀念,通过景物描绘出内心的凄清。这里所提到的“元亮”和“惠连”应是历史上的某些人物,他们可能与文人有着共同的情操。

最后,“白发归心凭说与,古来谁似两疏贤”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白发渐长的感慨,以及对于历史上难得的贤者之问。这里的“两疏贤”可能是指李由和翟安常,他们在历史上的形象或许与“元亮”、“惠连”一样,成为了诗人心中的高尚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历史以及个人的生命历程的深刻感悟。诗中充满了静谧与淡远之美,是一篇蕴含深意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中山松醪寄雄州守王引进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

流芳不待龟巢叶,扫白聊烦鹤踏枝。

醉里便成攲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

马军走送非无意,玉帐人闲合有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

闻君谈西戎,废食忘早晚。

王师本不陈,贼垒何足刬。

守边在得士,此语要而简。

知君论将口,似予识画眼。

笑指尘壁间,此是老牛戬。

平生师卫玠,非意尝理遣。

愬君定何人,未用市朝显。

置之勿复道,世俗固多舛。

归去亦何须,单车度殽渑。

如虫得羽化,已脱安用茧。

家书空万轴,凉暴困舒卷。

念当扫长物,闭息默自煖。

此画聊付君,幽处得小展。

新诗勿纵笔,群吠惊邑犬。

时来未可知,妙斲待轮扁。

形式: 古风

次韵聪上人见寄

前身本同社,宿业独临边。

一悟镜空老,始知圆泽贤。

归心忘犊佩,生术寄羊鞭。

不似欧阳子,空留六一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王雄州还朝留别

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间精悍见遗颜。

自闻出守风流似,稍觉承平气象还。

但遣诗人歌《杕杜》,不妨侍女唱《阳关》。

内朝接武知何日,白发羞归供奉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