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元旦试笔》由明代诗人吴士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年之际的风俗与感慨。
首联“今朝随俗写宜春,未便商歌动四邻”,开篇即点出新年到来,人们纷纷按照习俗书写春联,以求吉祥如意,但并未听到商人的歌声在四周响起,暗示着新年氛围的静谧与内敛。
颔联“浪说补天多炼石,空传潜地有神人”,运用了“补天”和“神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岁月中流传的神话传说的思考。补天炼石的故事出自《淮南子》,象征着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勇气与智慧;而“空传”二字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这些传说背后真实性的质疑,以及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颈联“渔阳守戍师真老,蜀道招魂鬼又新”,将目光转向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渔阳戍边的老兵,代表着过去的英勇与坚韧;而蜀道招魂,则可能暗喻着对逝去英雄的怀念与哀思。这一联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英雄事迹的深刻反思。
尾联“正恐江湖高枕处,夜深鸡犬亦踆踆”,以江湖高枕为喻,表达了对平静生活中的潜在不安的担忧。即使是在看似宁静的夜晚,鸡犬的叫声也提醒着人们生活的复杂与不息。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年习俗、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及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历史、现实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丰富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