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故家尽焦土,天地我何归。
世数至此极,人烟存者稀。
溪山虽不改,巷陌已全非。
尚忆堂前燕,傍谁门户飞。
这首元代尹廷高的《故里兵火后》描绘了一幅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诗人以"故家尽焦土"开篇,直接揭示了家园被战火摧毁的惨状,表达了对往昔安宁生活的怀念和对眼前破败景象的深深哀痛。"天地我何归"则流露出诗人无处安身的迷茫与无奈,暗示了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
"世数至此极,人烟存者稀"进一步强调了战乱的严重程度,社会秩序荡然无存,人口凋零,生活气息稀薄。"溪山虽不改,巷陌已全非"通过自然景物的相对不变,反衬出人事变迁之大,昔日熟悉的小径已经面目全非,更显出家园的荒凉。
最后两句"尚忆堂前燕,傍谁门户飞"以燕子作为象征,它们失去了旧日的家园,不知该落在哪家的屋檐下,寓言了诗人的漂泊无依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战乱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心灵创伤。
不详
廷高,别号六峰。其父竹坡,当宋季以能诗称。仲明遭乱转徙,宋亡二十年,始归故乡。尝掌教于永嘉,秩满至京,谢病归。所著有《玉井樵唱正续稿》。自题其卷首云:「先君登癸丑奉常第,宦游湖海,作诗凡千馀首。丙子,家燬于寇,遗编散落,无一存者。仅忆《秋日寄僧》一联曰:『白蘋影蘸无痕水,黄菊香催未了诗。』先业无传,雅道几废,不肖孤之罪也。」观此,则仲明诗学,有自来矣
杜曲衣冠尽,群凶转跳梁。
疏林巢燕雀,空谷斗豺狼。
衣湿彭衙雨,砧敲楚岸霜。
年荒难自给,拾橡当糇粮。
客里复送客,君西我亦东。
相逢机易失,欲别意难穷。
杨柳津亭绿,桃花野渡红。
不堪回首处,江上雨濛濛。
四围山翠合,缥缈见危楼。
地狭星辰少,云深水石幽。
溪声晴亦雨,松影夏如秋。
寄语游方者,桃源岂外求。
竟别桑乾水,归并却似家。
春风故巢燕,夜雨废池蛙。
石径曾栽菊,砖垆旧煮茶。
自怜萍梗迹,何日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