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所作,以湘江(洣水)和浣花溪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感慨。首句“洣水东流岳阜西”描绘了湘江流水向东,而岳麓山则位于其西,展现出地理环境。次句“鱼书摇问浣花溪”借鱼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朋友的问候和牵挂。
“千峰旧访孤轮月”写诗人回忆过去在月光下独自游历千峰的情景,透露出孤独与怀旧之情。“双脚难拚一寸泥”则表达了行走艰难,暗示了诗人生活的困顿或心境的沉重。
“大誓馀生闻虎啸”可能寓言了诗人身处乱世,听到虎啸声,寓意危难四伏,余生充满挑战。“衰年独坐弄驴蹄”描绘了诗人老年的孤独,只能独自摆弄驴蹄,可能是自嘲或是寄托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东山只履归何日,草软烟柔一杖藜”以“东山”暗指隐居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未来何时能如陶渊明般悠然归隐的疑问,画面中草木葱郁,烟雾轻柔,杖藜独行,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意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王夫之在动荡时代中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