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嬴氏设防胡,烝沙筑冤垒。

蒙公取勋名,岂算生民死。

运畚力不禁,碎身砂碛里。

黔黎欲半空,长城舂未已。

皇天潜鼓怒,力化一女子。

遂使万雉崩,不尽数行泪。

自古进身者,本非陷物致。

当时文德修,不到三世地。

形式: 古风

翻译

秦始皇防御胡人,用热沙筑起痛苦的壁垒。
蒙恬追求功勋,岂曾考虑百姓的生死。
搬运沙土的力量无法阻止,人们在沙漠中粉身碎骨。
无数民众几乎耗尽,长城的修建仍未停歇。
苍天暗暗积聚愤怒,力量化作一位女子显现。
于是导致城墙崩溃,泪水无法数清。
自古以来,晋升者并非因陷害他人。
那时的文治教化深厚,但未能延续到三代之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长城的宏伟与悲壮,以及建造长城时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开篇“嬴氏设防胡,烝沙筑冤垒”两句,通过对古代统治者嬴姓(即秦朝)修建长城的情景描写,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同时也透露出这种防御工程背后的苦力和冤屈。

接着,“蒙公取勋名,岂算生民死”两句,则是对建造者追求功名而不顾人民生命的批评。这里的“蒙公”指的是历史上的名将蒙恬,他在秦始皇时期主持修筑长城,但这种追求功绩的心态,却让无数民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运畚力不禁,碎身砂碛里”两句,更是直接描绘了劳工们在恶劣环境中辛勤工作甚至牺牲的悲惨情景。“黔黎欲半空,长城舂未已”则是对民众苦难和长城工程无止境扩张的感慨。

“皇天潜鼓怒,力化一女子”这两句,可能是在用神话或传说中的元素来表达自然界对于这种人类行为的愤怒,或者是某种超自然力量对抗人为暴行的象征。

“遂使万雉崩,不尽数行泪”则是对长城工程中自然灾害所引发的人类悲剧进行描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悲剧深切的哀痛和同情。

最后,“自古进身者,本非陷物致。 当时文德修,不到三世地”两句,则是在反思历史上建造长城的原因和后果,认为这并非是出于对民众福祉的考虑,而是统治者的功业欲望,以及这种欲望最终无法持久。

整首诗通过对长城修筑过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战争、人民苦难以及自然力量的深刻思考。诗中充满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权势者的批判,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悲观的情绪,即这些宏伟的工程并不能持久,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

收录诗词(29)

苏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世迷

乌兔日夜行,与人运枯荣。

为善不常缺,为恶不常盈。

天道无阿党,人心自覆倾。

所以多迁变,宁合天地情。

我愿造化手,莫放狐兔走。

恣海产珍奇,纵地生花柳。

美者一齐美,丑者一齐丑。

民心归大朴,战争亦何有。

形式: 古风

古塞下

百战已休兵,寒云愁未歇。

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

早得用蛾眉,免陷边戍卒。

始知髦头星,不在弯弓没。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伤彩饰

朝见亦光彩,暮见亦光彩。

一旦风雨飘,十分无一在。

尔形才似削,尔貌不如昨。

本为是凡姿,谁教染丹雘。

虚饰片时间,天意以为恶。

物假犹如此,人假争堪作。

形式: 古风

医人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

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自然六合内,少闻贫病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