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被谁家、数声弦管,惊回好梦难省。

起来无语疏雨过,芳草嫩苔侵径。春昼永。

迟日暮,碧沼浪浸红楼影。卷帘人静。

被风触,一叶两叶,杏花零乱对残景。

依前是,撩拨春心堪恨。檀郎言约无定。

不知何处贪欢笑,恣纵酒迷歌逞。珠泪迸。

自别后,每忆翠黛凭谁整。芳年相称。

又到得今来,却成病了,羞懒对鸾镜。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被哪家的乐曲声惊扰,打断了好梦,让人难以理解。
醒来后无言,只有稀疏的雨滴,青草和苔藓蔓延到小路上。春天的日子漫长。
夕阳西下,绿色池塘的波浪映照着红楼的倒影。拉起窗帘,四周寂静无声。
风吹过,一片两片杏花飘落,面对着凄凉的景色。
依然是那般,撩动我的心,令人遗憾的是,他的约定总是没有定数。
不知道他在哪里寻欢作乐,沉迷于酒和歌声中。泪水不自主地滑落。
自从分别后,常常想起她,但如今无人能帮我整理她的容颜。
青春的美好年华,如今却因思念而病倒,羞于面对镜子中的自己。

注释

弦管:乐器声。
惊回:突然惊醒。
疏雨:稀疏的雨点。
芳草嫩苔:青草和新生的苔藓。
春昼永:春天白天漫长。
迟日暮:傍晚时分。
碧沼:清澈的池塘。
红楼:红色的楼阁。
撩拨:触动,引起。
檀郎: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此处指恋人。
珠泪:泪珠。
翠黛:女子的眉毛,代指女子。
鸾镜:古代妇女用的铜镜,常饰有鸾鸟图案。

鉴赏

这首词作以《摸鱼儿》为调,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开篇“被谁家、数声弦管,惊回好梦难省”描绘了一种突然被打断的情境,可能是在梦中经历了美好的瞬间,但却无法继续下去。

诗人接着写道:“起来无语疏雨过,芳草嫩苔侵径。春昼永。”这里通过“起来无语”表达了诗人的沉默与内心的复杂情感,而“疏雨过”、“芳草嫩苔侵径”则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春昼永”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时间似乎在缓慢流逝。

接下来的“迟日暮,碧沼浪浸红楼影。卷帘人静。”则描绘出了一种悠长而又寂寞的黄昏时分。诗中的“迟日暮”、“碧沼浪浸红楼影”都在强调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美丽,尤其是那“卷帘人静”的情景,更显得出一种独处的孤寂。

随后的“被风触,一叶两叶,杏花零乱对残景。依前是,撩拨春心堪恨。”则通过“被风触”、“一叶两叶”捕捉了春天中细微而又易逝的事物——杏花的飘落,以及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哀伤。

“檀郎言约无定。不知何处贪欢笑,恣纵酒迷歌逞。”这里,“檀郎”指的是情人的承诺,而“言约无定”则表达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失望。“不知何处贪欢笑”、“恣纵酒迷歌逞”则是诗人在寻找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通过饮酒和歌唱来暂时忘却烦恼。

“珠泪迸。自别后,每忆翠黛凭谁整。”这两句中,“珠泪迸”形容眼泪如同珍珠般滴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切哀伤。“每忆翠黛”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不断回忆,而“凭谁整”则是在询问这些记忆究竟属于谁。

最后,“芳年相称。又到得今来,卻成病了,羞懒对鸾镜。”这里,“芳年相称”可能是指诗人与所爱之人的年龄相仿,而“又到得今来,却成病了”则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健康和心情都受到了影响。“羞懒对鸾镜”则是在形容面对镜子时的羞涩与懒散,可能是因为内心的痛苦和自我审视的结果。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

岁华向晚,遥天布同云,霰雪轻飞。

前村昨夜漏春光,楚梅先放南枝。叹东君运巧思。

裁琼镂玉妆繁蕊。花中偏异。解向严冬逞芳菲。

免使游蜂粉蝶戏。梁台上,汉宫里。

殷勤仗、高楼羌管休吹。

何妨留取凭阑干,大家吟玩欢醉。

待明年,念芳草、王孙万里。归未得、仙源应是。

又被花、开向天涯,泪洒东风对桃李。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莼

过湘皋、碧龙惊起,冰涎犹护髯影。

春洲未有菱歌伴,独占暮烟千顷。呼短艇。

试剪取纤条,玉溜青丝莹。尊前细认。

似水面新荷,波心半掩,点点翠钿净。

凄凉味,酪乳那堪比并。吴盐一箸秋冷。

当时不为鲈鱼去,聊尔动渠归兴。还记省。

是几度西风,几度吹愁醒。鸥昏鹭瞑。

谩换得霜痕,萧萧两鬓,羞与共秋镜。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新水令

冒风连骑出金城,闻孤猿韵切,怀念亲眷。

为笑徐都尉,徒夸彩绘,写出盈盈娇面。振旅阗阗。

讶睹阆苑神仙。越公深骤万马,侵凌转盼。

感先锋,容放镜,收鸾鉴一半。

归前阵,惨怛切,同陪元帅恣欢恋。

二岁偶尔,将军沈醉连绵,私令婢捧菱花,都市寻遍。

新官听说邀郎宴。因令赋悲欢。孰敢。做人甚难。

梅妆复照,傅粉重见。

形式:

楼心月

柳下争拿画桨摇。水痕不觉透红绡。

月明相顾羞归去,都坐池头合凤箫。

形式: 词牌: 采莲子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