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苏君俞见和复次韵答之

公才过人其倍十,词艺即今谁跂及。

万卷收藏富编集,诗人阃域称优入。

西州书生学穿执,朅来东游为丝粒。

十分折腰敢长揖,欲吐壮怀还自吸。

朋从调笑斗捷给,狂言偶发难收拾。

语意俳谐韵牵絷,不敢献公公密缉。

报章大是鲛人泣,一一珠玑落圆湿。

自惭思竭如空笈,口吻悲吟知窘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唐庚所作,题为《通判苏君俞见和复次韵答之》。诗中对通判苏君俞的才华与词艺给予了高度赞扬,同时表达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谦逊与努力。

首句“公才过人其倍十”,直接赞美了苏君俞的才能远超常人,且超出十倍不止,显示出对其卓越能力的高度认可。接着,“词艺即今谁跂及”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苏君俞在文辞方面的造诣无人能及,凸显其在文学领域的独特地位。

“万卷收藏富编集,诗人阃域称优入”两句,描绘了苏君俞丰富的藏书与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他在诗歌领域内的杰出成就。诗人以“优入”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苏君俞在文学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接下来,“西州书生学穿执,朅来东游为丝粒”两句,通过对比苏君俞从西州到东游的经历,展现了他求学与成长的过程。其中“穿执”与“丝粒”分别比喻学习与技艺的精进,体现了苏君俞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十分折腰敢长揖,欲吐壮怀还自吸”两句,表达了苏君俞在面对高人时的谦逊态度与内心的激荡情感。诗人通过“折腰”与“长揖”的动作,生动描绘了苏君俞在表达敬意的同时,内心充满豪情壮志却又克制自我。

“朋从调笑斗捷给,狂言偶发难收拾”两句,描绘了苏君俞与朋友间的轻松愉快氛围,以及他在交谈中偶尔流露出的率真与激情。诗人以“调笑”与“斗捷给”展现了友谊的和谐与乐趣,同时也暗示了苏君俞性格中的活泼与直率。

“语意俳谐韵牵絷,不敢献公公密缉”两句,揭示了苏君俞在创作时的严谨态度与对语言韵律的敏感把握。诗人通过“俳谐”与“韵牵絷”描绘了苏君俞在文学作品中追求和谐与美感的努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面对如此高水准的作品时的敬畏与自省。

最后,“报章大是鲛人泣,一一珠玑落圆湿”两句,将苏君俞的作品比作鲛人的眼泪,比喻其作品如同珍珠般珍贵与动人。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赞美了苏君俞作品的高雅与深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些作品的深深感动。

“自惭思竭如空笈,口吻悲吟知窘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文学创作上可能存在的局限与不足的自省,以及在面对苏君俞这样杰出的文学家时,内心感到的紧迫与压力。诗人通过“空笈”与“窘急”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创作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追求的执着与热情。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通判苏君俞才华与词艺的赞美,以及对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自省与努力,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形象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苏君俞这位文学大家的敬仰之情。

收录诗词(313)

唐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字:子西
  • 籍贯: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

相关古诗词

喜雨呈赵世泽

去年雨多忧水潦,今年雨少忧枯槁。

都缘县政失中和,水旱年年勤父老。

前时云起雨欲落,夜半风来还一扫。

明朝引首望霄汉,屋上晨暾仍杲杲。

赋输百万未破白,簿脚何缘得勾倒。

上书自劾欲归去,老妇挽衣傍夺藁。

技穷往诉北山神,是夕沛然偿所祷。

稻畦罢亚势已活,竹里萧疏声更好。

故应神意闵孤拙,苟免岁中书下考。

便安杵臼伺秋成,云子满田行可捣。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蓬州杜使君洪道屡称我于诸公闻之愧甚赋诗答谢之

去天一尺古蓬州,年来除守得胜流。

渠家本是城南杜,诗律贤我三千筹。

如此才高却解事,入眼人才皆可意。

他邑犹分刺史天,片言每为将军地。

故应怜我退无田,力相推挽令向前。

傍人闻说皆抚掌,竹竿那使鲇鱼缘。

形式: 古风

嘲陆羽

陆子作茶经,竟为茶所困。

其中无所主,复著毁茶论。

简贤傲长者,彼自愚不逊。

茶好固自若,于我有何恨。

便当脱野服,洗盏为一献。

饮罢挈茶去,譬彼浇畦畹。

君看祢正平,意气真能健。

达与不达人,何啻相千万。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代内

爷娘嫁我时,本以君能文。

谓当得所托,致身在青云。

观今天下事,胜负方纷纭。

英俊肩相摩,料理不到君。

何妨采药去,相与登鹿门。

著书示后世,千载犹清芬。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