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槜李见月》由明代诗人罗洪先所作,描绘了诗人于槜李之地,于良夜之时,仰望明月,心中涌起的复杂情感。
首句“槜李逢良夕”,点明地点与时间,槜李为地名,良夕则暗示了夜晚的美好与适宜。诗人在此时此刻,遇见了美好的夜晚,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埋下了伏笔。
“明蟾落桂华”一句,以“明蟾”比喻月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落的情景,而“桂华”则进一步渲染了月色的皎洁与美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
接着,“离情属秋暮,两地望天涯”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秋暮时节,本就容易引发离愁别绪,加之诗人身处两地,无法相聚,只能遥望远方,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暗含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灵药空传世,清辉苦忆家”两句,诗人将思绪从远方拉回现实,感叹世间虽有传说中的灵药,却无法解决内心的相思之苦。同时,月光的清辉,虽能照亮夜空,却不能照亮诗人的心房,反增思乡之情。
最后,“关山千里外,盈晦动长嗟”两句,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无论距离有多远,无论月圆还是月缺,都无法阻断他对家乡的思念。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离合、时空距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在月光的映照下,诗人的情感显得更加深沉与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