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泾川公纳凉以五平属上去入声作三诗(其三)

蓬莱从灵仙,绝粒食白石。

何如临清秋,忽释触热厄。

江云翻鸣涛,洑沫雪一尺。

疏篁摇凉飔,隔屋叶摵摵。

清泠留侯居,月阁辟七夕。

陶情时开尊,博剧或设弈。

伊余婴离忧,契阔薄物役。

公毋怀南征,卒乞别北客。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诗《和泾川公纳凉以五平属上去入声作三诗(其三)》描绘了一幅清凉幽静的夏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首句“蓬莱从灵仙,绝粒食白石”借蓬莱仙境的传说,表达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何如临清秋,忽释触热厄”则表达了对清凉秋意的渴望,希望能暂时摆脱世俗的困扰。

接下来的诗句“江云翻鸣涛,洑沫雪一尺”运用比喻,描绘江面云气翻腾如同波涛,泡沫洁白如雪,营造出清冷的水边景色。“疏篁摇凉飔,隔屋叶摵摵”进一步渲染了凉风习习的环境,竹林摇曳,屋外落叶声声,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清泠留侯居,月阁辟七夕”引用留侯张良的典故,暗示此处有如隐士居所,且与七夕佳节相关,增添了诗意。诗人在这里享受着闲适的生活,饮酒、博弈,暂时忘却烦恼。“伊余婴离忧,契阔薄物役”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感叹人生羁绊。

最后两句“公毋怀南征,卒乞别北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希望朋友不必挂念远方的征途,而应珍惜眼前相聚的时光,流露出深厚的友情。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既有自然之美,又饱含人生哲理。

收录诗词(1966)

顾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徐昌谷博士

前年共饮燕京酒,高楼雪花三尺厚。

酣歌彻夜惊四邻,世事浮沉果何有。

一为法吏少书来,心结愁云惨不开。

昨传学省移新籍,坐啸空斋日几回。

形式: 古风

周别驾宅看花

周侯方庭大如案,四叙种花香不断。

日高散衙一事无,手汲清池自浇灌。

鲜英的皪赤瑛珠,密萼纷披紫丝幔。

芳根异种多难识,粉蝶黄蜂暗相唤。

西邻迂叟饶闲情,叩户时来索花看。

一来一醉酒千钟,月俸依稀费多半。

君侯莫厌频来过,人生乐少忧患多。

与君聚散同落叶,不醉花前将奈何。

形式: 古风

张司徒所画山国图歌

滇南一道盘云上,永昌巍巍更相望。

水流直下洱海深,陆地夫容矗相向。

小石纷磊磊,大石高盘陀。

连空互撑叠,仰睇青嵯峨。

攒峰插牛斗,飞涧悬天河。

崩崖倾断下无地,但见猿猱挂罥号烟萝。

丹砂空青,的皪岩阿。宝玉夜烱,灵光荡摩。

天门洞开,紫宫逶迤。玉女对侍,星官骈罗。

至高之极始见此,辽绝下奈诸方何。

马蹄缄铁尚不得度,行人跛鳖焉能过。

我生水国多见水,不图山高乃如此。

画家山水贵相半,吁嗟谁悉寰区理。

南园大老司徒公,维山降神为世雄。

晚张能事发新格,尽吐磈礧之心胸。

引缣迅扫鸣长风,颠林倒壑貌不同。

苍云黯惨喧霹雳,白日照耀开鸿濛。

蛟龙盘拿古木死,蝀螮漂疾飞梁通。

千峦万嶂堆墨华,忽然平旷披风沙。

楪榆开凿巂君国,桃源点缀秦人家。

孤城四面削玄壁,危楼仄立明丹霞。

时清颇知官府静,化远亦爱蛮夷嘉。

老翁戏猎逐黄犬,娇女明妆簪素花。

形胜分明在指顾,风俗想像增咨嗟。

腾冲靡莫馀千里,部落微茫分远迩。

更挥淡墨洒馀姿,遂使天涯穷尺纸。

昨逢伯子示此图,瞠目惊叹从前无。

乃知山岳气磅礴,不用滥漫谈江湖。

今之好山有二老,太原司马吴门都。

见此寄书定相索,公乎公乎须写数本万里络绎传吾徒。

形式: 古风

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三首(其一)

落日清川里,轻风已自凉。

秋怀生白舫,山翠扑胡床。

问路疑天上,停杯待月光。

何人横铁笛,吹过斗牛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