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三首(其一)

落日清川里,轻风已自凉。

秋怀生白舫,山翠扑胡床。

问路疑天上,停杯待月光。

何人横铁笛,吹过斗牛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首句“落日清川里”,以落日余晖映照在清澈的河流中,营造出一种恬淡的氛围。接着,“轻风已自凉”暗示了随着夜晚降临,微风带来一丝凉意,为泛舟增添了舒适感。

“秋怀生白舫”表达了诗人乘船游历时的秋日情怀,白舫在月色下更显洁白,仿佛承载着诗人的思绪和情感。诗人抬头望见“山翠扑胡床”,山色倒映在水面,仿佛要跃入船中,生动展现了山水之美。

“问路疑天上”一句,通过疑问表达出诗人对未知路径的遐想,仿佛路途遥远,如在仙境。诗人停下酒杯,期待着“停杯待月光”,借月色照亮前行之路,也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期待。

最后两句“何人横铁笛,吹过斗牛傍”,以悠扬的笛声作结,想象有人在星河之间吹奏,笛音穿越斗牛星座,增添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给整个夜晚平添了几分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泛舟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展现出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雅趣。

收录诗词(1966)

顾璘(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三首(其二)

六代烟华地,狂歌得夜游。

山河横王气,水月弄清秋。

木落长干寺,云残太白楼。

共君须痛饮,沉醉傍沧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吴都台东湖书屋八首(其二)

水汇苍梧郭,天开绿野堂。

云山秋滴翠,冰井夏生凉。

药满寻诗径,花垂点易床。

少须康济罢,散发任徜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赠何司空子元

白日难回照,丹心尽此生。

司空官岂左,集议礼多名。

国是归牵引,皇衷自圣明。

玉阶沾泣日,真见老臣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徐堂

小阮龙驹子,长途拂剑归。

毗陵三尺雪,寒满黑貂衣。

骨肉行踪散,风尘客鬓稀。

平原招不起,豪士竟谁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