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局致斋

枌榆秋报汉家坛,斋誓先朝令不刊。

抱蕝一身依礼署,饭蔬三日属祠官。

天池唳鹤惊宵滴,宫堞栖乌噪暮寒。

倦枕不烦神栎梦,有人无用亦常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枌榆树在秋天宣告着汉家祭祀坛的存在,斋戒的誓言是前朝制定的,从未改变。
独自抱着祭器,遵循礼仪在官署中等待,连续三天吃素食,这是对祠官职责的要求。
夜晚,天池中的鹤鸣声惊动了露水,宫墙边的乌鸦在傍晚的寒意中嘈杂叫唤。
即使疲倦的枕头,也不需要借助神木做梦,因为人们常常感叹生活的无常和无奈。

注释

枌榆:古代的一种树木,象征着祭祀和古代文化。
斋誓:指祭祀前的斋戒誓言,表示虔诚和尊重。
抱蕝:怀抱祭器,古时祭祀仪式中的动作。
神栎:栎树,古人认为有神灵居住,这里可能象征梦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秋天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开头两句“枌榆秋报汉家坛,斋誓先朝令不刊”表明了祭祀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对古代礼仪的尊重和遵守。"抱蕝一身依礼署"则写出了官员个人在准备过程中的庄重姿态,而"饭蔬三日属祠官"则显示出祭祀前的斋戒清淡。

中间两句“天池唳鹤惊宵滴,宫堞栖乌噪暮寒”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传达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情感。"倦枕不烦神栎梦"表明了官员虽然疲惫,但心中仍旧保持着对神灵的敬畏和清醒。

最后一句“有人无用亦常叹”则流露出诗人对某些人或事物无用的感慨和叹息,可能是在反思个人在职责上的努力与成就之间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示了古代官员对于礼制的尊重以及个人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个人情感的波动。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龙岩寺

磴齿缘苍巘,檐牙冒紫氛。

楼鸣穿峡濑,堂宿抱峰云。

鸟散生台晏,僧归浴树曛。

居然化城地,长与客尘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丞相庞公归政就第数有新诗传播都下偶成拙句上纪盛德二首(其二)

第门行马护清埃,拂席时时宴具开。

安石风流今日是,平津宾客几人来。

幄中谋熟君筹在,川上身閒汝楫回。

绝俗新章满都纸,向时疏傅定无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丞相庞公归政就第数有新诗传播都下偶成拙句上纪盛德二首(其一)

方道逍遥一品身,尽收和气付凝神。

小车殿里抛丞相,南极星边伴老人。

双鹤对眠云帐月,五芝催耨雨岩春。

支离旧客公知否,私计东山作近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仲冬二日使到颁翠毛锦旋襕

翠裘朝罢转昕霞,颁服诸方走使车。

泥和五芳中出诏,锦裁双兽织成花。

官叨侍橐恩加等,例及和门赐有差。

坐袭馀温身更宠,不惭多病带镮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