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德音入蜀

蜀山万里外,圣主得遥闻。

归使愁无路,遗黎泣见君。

千年文物郡,百战虎狼群。

才退惭司马,无因写檄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在遥远的蜀地山川之外,圣明的君主也能听到消息。
归乡使者忧虑无路可走,流离失所的百姓含泪迎接您。
这里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曾历经百战,敌人如虎狼般凶残。
刚刚退位的我深感惭愧,无法像司马那样写下战斗檄文。

注释

蜀山:四川的山脉。
圣主:指代皇帝或有威望的领导者。
遥闻:远距离听到。
归使:归乡的使者。
遗黎:流离失所的人民。
泣见:含泪相见。
文物郡: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百战:多次战争。
虎狼群:比喻凶残的敌人。
才退:刚刚退位。
司马:古代官职,此处可能指有军事才能的人。
檄文:古代官方发布的战斗文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萧元之所作的《闻德音入蜀》,表达了对远方蜀地百姓的深深关怀和对朝廷仁政的期待。首句“蜀山万里外”,描绘了蜀地的遥远与险峻,暗示了信息传递的艰难。接着,“圣主得遥闻”歌颂了皇帝的英明,能关注到蜀地百姓的疾苦。

“归使愁无路,遗黎泣见君”两句,通过“归使”和“遗黎”的形象,揭示了蜀地民众渴望得到救助的困境,以及他们见到朝廷使者时的激动与悲泣之情。诗人以“千年文物郡,百战虎狼群”来形容蜀地的历史文化和当前的动荡不安,强调了当地局势的严峻。

最后两句,“才退惭司马,无因写檄文”,诗人自谦地说,虽然自己才华不如司马相如,但若有机会,定会像他那样写下檄文,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仁政的期盼。

收录诗词(21)

萧元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省扫归舟陆相半

一径险仍修,沿溪去未休。

薜萝春暗树,杨柳暮遮楼。

荡桨渔舟驶,寒钟僧寺幽。

倚篷赊浊酒,犹可洗诗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书愤(其二)

过陈不式为无人,谁解尼山语痛辛。

老去此忧无可寄,不从今日始伤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塞马歌答杨侍郎

侍郎赠我六尺騟,矫矫龙性天骨殊。

四蹄铁立目电闪,此其壮志畏长驱。

牵来细观问厮养,何物有此权奇状。

为言此是古孙龙,往往得之沙塞上。

森张雾鬣碨礌鬉,萧稍骏尾摇朔风。

冰河蹙裂蹄甲锐,竹批两耳双方瞳。

向时淮西屡战胜,曾驮猛士敲金镫。

帐前欲得不敢言,空悬宝珠光照乘。

我有百发落雁鈚,前年引满射赤眉。

功成万死不见赏,归骑驴子吟楚词。

浮沈不作飞腾梦,感公赠我意勤重。

旋蒙皋比作鞍鞯,更染青丝结缰鞚。

祗今中原狐兔鸣,黄沙莽莽白骨腥。

愿公急起扫欃枪,百万勋业一旦成。

我当乘此载前旌,男儿报义要轻生。

形式: 古风

水龙吟.答沈壮可

人生何必求名,身闲便是名高处。

卧云衣袂,何因自染,修涂尘土。

世路羊肠,人情狙赋,翻云覆雨。

把从前旧梦,倚阑重省,休更错、添笺注。

况是吾庐江上,也抵得、封侯千户。

高眠闲听,邻舟渔唱,倚阑农语。

休望当年,溪边俱载,隆中三顾。

怕群鸥微觉,见人欲起,背人飞去。

形式: 词牌: 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