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辞十首(其三)

嵯峨玄都上,十方宗皇一。

苕苕天宝台,光明焰流日。

炜烨玉林华,茜粲曜珠实。

常念餐元精,炼液固形质。

金光散紫微,窈窕大乘逸。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玄都仙境的壮丽景象与修炼者的修行境界。首句“嵯峨玄都上”,以“嵯峨”形容玄都仙境的高峻,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神秘氛围。“十方宗皇一”,则揭示了此地为修行者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精神归宿,体现了佛教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哲学思想。

接着,“苕苕天宝台,光明焰流日”,通过“苕苕”形容天宝台的高耸入云,与“光明焰流日”相呼应,营造出一片光明璀璨、充满生机的景象。这种景象不仅象征着修行者内心的光明与觉醒,也寓意着宇宙万物的和谐与统一。

“炜烨玉林华,茜粲曜珠实”,进一步描绘了仙境中的自然景观,玉树繁花,珠实闪耀,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也是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映射,象征着纯净、美好与智慧。

“常念餐元精,炼液固形质”,表达了修行者对元精的向往与追求,以及通过修炼保持身体与心灵的纯净与坚固。这不仅是对肉体的锻炼,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与提升。

“金光散紫微,窈窕大乘逸”,最后两句描绘了修行者在修炼过程中所达到的境界。金光四散,紫微星辉映照,象征着修行者达到了超越世俗、通达宇宙真理的境界。而“大乘逸”则暗示了修行者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小我,达到了普渡众生、追求大同的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玄都仙境的描绘,展现了修行者追求精神自由与宇宙真理的过程,充满了对美好、纯净和智慧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706)

无名氏(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步虚辞十首(其四)

俯仰存太上,华景秀丹田。

左顾提郁仪,右盼携结璘。

六度冠梵行,道德随日新。

宿命积福应,闻经若玉亲。

天挺超世才,乐诵希微篇。

冲虚太和气,吐纳流霞津。

胎息静百关,寥寥究三便。

泥丸洞明景,遂成金华仙。

魔王教授事,故能朝诸天。

皆从斋戒起,累功结宿缘。

飞行凌太虚,提携高上人。

形式: 古风

步虚辞十首(其五)

控辔适十方,旋憩玄景阿。

仰观劫刃台,俯盻紫云罗。

逍遥太上京,相与坐莲华。

积学为真人,恬然荣卫和。

永享无期寿,万椿奚足多。

形式: 古风

步虚辞十首(其六)

大道师玄寂,升仙友无英。

公子度灵符,太一奉洞章。

舍利曜金姿,龙驾欻来迎。

天尊盻云舆,飘飘乘虚翔。

香花若飞雪,纷蔼茂玄梁。

头脑礼金阙,携手邀玉京。

形式: 古风

步虚辞十首(其七)

骞树圆景园。焕烂七宝林。夭兽三百名。

师子巨万寻。飞龙踯躅吟。神凤应节鸣。

灵风扇奇华。清香散人衿,自无高仙才。

焉能耽此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