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咏(其一)

木叶落还穷,天风吹不歇。

向夕启柴扉,绳床散凉月。

纷纷霜薄衣,野火时明灭。

爱月立溪桥,溪声寒决决。

踏月只在山,看云不过岭。

起灭总云云,往来唯并井。

春老别花光,窗虚赠松影。

世梦倘沉冥,自非莺唤醒。

既非金石躯,浮生易延促。

不及野草根,年年一回绿。

东皋寒可怜,热焰摇春木。

一片明霞光,斜阳在山麓。

岩居岂偶然,所志从吾向。

寒林白雾浓,何处炊烟扬。

瞪目立溪桥,饥乌在头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于山中的生活片段,充满了自然与哲思的交织。首句“木叶落还穷,天风吹不歇”以落叶和不息的天风开篇,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永恒循环。接着,“向夕启柴扉,绳床散凉月”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打开柴门,坐在绳床上欣赏月光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

“纷纷霜薄衣,野火时明灭”则通过霜冻和偶尔闪烁的野火,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荒野的神秘。诗人“爱月立溪桥,溪声寒决决”,站在溪桥上欣赏月亮,听着溪水的寒声,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内心的宁静。

“踏月只在山,看云不过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以及对生活的简单追求。“起灭总云云,往来唯并井”则蕴含了对人生起伏不定的感慨,以及对稳定生活的向往。

“春老别花光,窗虚赠松影”描绘了春天过去后,窗外花光不再,只有松树的影子映在窗上,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世梦倘沉冥,自非莺唤醒”表达了对现实与梦境的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既非金石躯,浮生易延促”体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的重视。“不及野草根,年年一回绿”则以野草的顽强生命力为喻,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东皋寒可怜,热焰摇春木”描绘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与开头的寒冷形成对比,强调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一片明霞光,斜阳在山麓”则以夕阳余晖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美感和诗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5)

法杲(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杂咏(其二)

人情独尚烦,天道从来简。

白璧不全身,黄金能换眼。

破觚贵复圜,欹器唯嫌满。

深井汲秋云,讵知吾绠短。

形式: 五言律诗

山居杂咏(其一)

选地居方葺,盘云径乍开。

若将忘我去,岂为避人来。

独野饶苍竹,空山遍绿苔。

自今踪迹稳,不遣白云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山居杂咏(其二)

萝房青涧上,卒岁可盘桓。

地僻如无夏,峰多不散寒。

鸟来迎户入,花发隔溪看。

灵鹫巑岏甚,居然我自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山居杂咏(其三)

暮投岩下寺,路失问潺湲。

月出翻嫌树,云归不辨山。

石桥临水断,茅屋映溪关。

别有高栖者,钟声杳霭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