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展长嫂钱孺人墓,见幼妹附殡倾圮,复成一律

爱妹反欺妹,荒凉一破棺。

那堪三岁小,耐受十年寒。

浩劫经时变,崇封愧我难。

尚依阿嫂氏,长夜慰漫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感慨,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诗人通过描述“爱妹反欺妹”的情节,或许是在暗示妹妹在生前遭受了某种不公或误解,而死后却无人妥善安葬,仅有一具破棺荒凉地躺在那里。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妹妹命运的同情和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

“那堪三岁小,耐受十年寒”这两句,将妹妹幼小的生命与漫长的苦难相连,既是对妹妹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也是对社会不公的一种隐喻。妹妹虽年幼,却要承受十年之久的寒冷与痛苦,这里不仅指物质上的匮乏,更可能暗含着精神或道德层面的压迫。

“浩劫经时变,崇封愧我难”则反映了时代变迁带来的深刻变化,以及面对这些变化时内心的愧疚感。浩劫之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但诗人却感到难以承担起为妹妹正名、改善其命运的责任,这体现了个人力量的有限与时代背景的复杂性。

最后,“尚依阿嫂氏,长夜慰漫漫”表达了诗人对妹妹的怀念与安慰。即使在长夜中,妹妹依然依靠着阿嫂(可能是指已故的嫂子)的陪伴,寻求心灵的慰藉。这句话既是对逝者的一种温柔抚慰,也寄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反思,同时也触及了社会不公和个人无力感的主题,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和历史反思价值。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兵燹后五年不墓祭矣,成一律寄伯兄

祭扫原循故,凄凉奈此情。

纸灰一抔土,烟柳五清明。

宿草留前泪,斜阳趁晚晴。

遥知孤棹客,涕泗倍盈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吊陈鲁斋兄丈

携杖萝岩下,高风羡岸然。

青蓝联旧契,葭莩托良缘。

孰意今把袂,为时未届年。

大风一曲后,遽尔渺云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袁柘林小影用其兄香溪韵

潇洒画中人,风怀回出尘。

山林聊写韵,泉石迭为宾。

廿载光阴迅,三生面目真。

披图一想像,应是卧云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二月八日兄子乐斋之扬(其一)

才归沪渎棹,复泛广陵舟。

客地一挥手,青天几处愁。

饥寒身共叹,时业泪交流。

珍重书香旧,秋风再唱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